-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一、前言演讲人
目录01.前言07.健康教育——从“治病”到“防病”03.护理评估05.护理目标与措施02.病例介绍04.护理诊断06.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08.总结
2025皮肤科日光性皮炎查房观察水疱课件
01前言
前言站在2025年的春天,我捧着刚整理好的查房记录,窗外的阳光透过玻璃斜斜洒在病历上。最近门诊的日光性皮炎患者明显多了——连续一周的晴好天气,加上踏青、露营等户外活动热潮,让科室的候诊区总坐着几位裹着纱巾、戴着宽檐帽的患者,其中不少人带着明显的水疱。作为工作十年的皮肤科责任护士,我太清楚这些水疱意味着什么:它们不仅是紫外线对皮肤的“即时抗议”,更是急性期炎症的核心表现,处理稍有不慎,可能留下色素沉着、感染,甚至影响患者的心理状态。
今天的查房,我们聚焦一例典型的日光性皮炎水疱患者。从接诊时她攥着胳膊说“又痒又烧,半夜根本睡不着”,到现在水疱逐渐干燥结痂,每一步护理都需要细致观察与精准干预。我希望通过这次查房,和团队一起梳理水疱观察的关键点,也让患者更明白:日光性皮炎不是“晒红了就没事”,那些看得见的水疱,藏着需要我们共同重视的健康信号。
02病例介绍
病例介绍上午九点,26岁的李女士第三次来到病房。她穿着高领长袖衫,帽子压得很低,掀开袖子的瞬间,我倒吸了一口气——双侧前臂伸侧、面颈部可见大片潮红斑片,其上密布粟粒至黄豆大小的水疱,部分水疱融合成直径约2cm的大疱,疱壁菲薄,张力高,基底皮肤红肿明显;耳后、颈部有几处水疱已破溃,渗着少量淡黄色液体,边缘可见痂皮。
“护士,我上周去海边玩,想着涂了SPF50的防晒霜,结果回来第二天就开始发红,第三天起水疱,痒得我直抓……”李女士声音带着焦虑,“现在连洗脸都不敢碰,睡觉翻身都怕蹭破水疱。”
回顾她的病史:既往体健,无过敏史,去年夏天有过一次轻度晒伤(仅红斑,无水疱);本次发病前48小时有6小时海边暴晒史(10:00-16:00),未补涂防晒霜,未戴防晒袖套;就诊时体温36.8℃,血常规提示白细胞6.2×10?/L(正常),C反应蛋白3mg/L(正常),暂未合并感染。
病例介绍主治医师查体时特别指出:“水疱主要分布在光暴露区,符合UVB(中波紫外线)损伤特点,疱液清亮,周围无明显脓性分泌物,属于Ⅱ度日晒伤(红斑+水疱)。”这为后续护理提供了关键依据——我们的重点不仅是缓解症状,更要保护水疱完整性,预防感染,促进修复。
03护理评估
护理评估“李女士,您觉得现在最难受的是哪里?”查房时我握着她的手问。她皱着眉:“胳膊和脖子又烧又痒,像被火烤着,晚上躺床上翻来覆去,一碰到被子就疼。”这句话,成了我们护理评估的起点。
主观评估症状体验:患者主诉疼痛VAS评分(视觉模拟评分)6分(0-10分),瘙痒NRS评分(数字评分)7分,以夜间为甚;自述“水疱破的地方碰到衣服就疼,没破的地方痒得想抓”。生活影响:因疼痛和瘙痒,近3日睡眠质量差(每日睡眠<5小时),食欲下降(平时一餐一碗饭,现在只能吃小半碗),不敢外出社交(“怕别人看我胳膊上的水疱”)。认知水平:对日光性皮炎认知不足,认为“涂了防晒霜就万事大吉”,不了解补涂时间、物理防晒的重要性;对水疱处理存在误区(“我之前用针挑破了一个水疱,以为能好得快”)。
客观评估皮肤体征:
水疱分布:面颈部(耳后、下颌)、双侧前臂伸侧(暴露区),非暴露区(躯干、大腿)无皮疹。
水疱形态:30余处水疱,其中10处直径>1cm(大疱),疱壁薄,可见液平面;5处已破溃,创面湿润,无脓性分泌物,周围皮肤温度升高(37.8℃,对侧正常皮肤36.5℃)。
伴随表现:红斑边界清晰,压之褪色,局部淋巴结(颈部、腋窝)未触及肿大。
全身情况:生命体征平稳(BP110/70mmHg,P78次/分),无发热、头痛等全身症状。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肝肾功能未见异常,排除感染及系统性损伤。
评估小结患者处于日光性皮炎急性期(水疱期),核心问题是皮肤屏障受损(水疱形成)引发的疼痛、瘙痒及生活质量下降,同时存在潜在感染风险(水疱破溃)和认知偏差(防晒知识不足)。这为后续护理诊断和措施提供了明确方向。
04护理诊断
护理诊断睡眠型态紊乱:与瘙痒、疼痛导致入睡困难及睡眠维持障碍有关(依据:每日睡眠<5小时,自述“半夜痒醒”)。4知识缺乏(特定):缺乏日光性皮炎预防及水疱期自我护理知识(依据:误挑水疱、未正确补涂防晒霜)。5基于评估结果,我们梳理出以下护理诊断,每条都紧扣患者的“当下困扰”和“潜在风险”:1急性疼痛:与皮肤炎症反应(红斑、水疱)及神经末梢刺激有关(依据:VAS评分6分,主诉“烧灼感、触碰痛”)。2皮肤完整性受损:与紫外线损伤导致表皮-真皮分离(水疱形成)及部分水疱破溃有关(依据:可见多处水疱及破溃创面)。3
护理诊断焦虑:与皮损影响外观及担心预后(留疤、色素沉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