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摄安全管理制度.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拍摄安全管理制度

一、引言:安全是拍摄现场的”隐形导演”

干了快十年影视拍摄这行,最难忘的不是镜头里那些高光时刻,而是某次在山区拍夜景时,灯光师老王踩空石块摔进排水沟的瞬间。他背着二十多斤的聚光灯,疼得直抽气却还在问”灯没事吧”。那次事故让整个剧组停工三天,更让我们明白:安全不是拍摄的”附加题”,而是决定能不能开机、能不能收尾的”必答题”。今天要聊的这套拍摄安全管理制度,就像给每个拍摄现场配了位”隐形导演”——它不指导运镜构图,却时刻盯着场地、设备、人员的安全红线。

二、制度总则:守护”创作自由”的安全边界

2.1制度目的:为创作套上”保护罩”

这套制度的核心目标很直白:让所有参与拍摄的人能安心工作,让设备和场景不添”意外戏码”。记得有个新人导演总说”安全影响效率”,直到他的剧组因为电线短路烧了半套灯光设备,耽误一周进度还赔了十万。后来他感慨:“以前觉得安全是麻烦,现在才懂它是给创作上的保险栓。”

2.2适用范围:覆盖全场景的”安全地图”

从城市天台到深山峡谷,从棚内绿幕到水下拍摄,从影视剧大剧组到个人vlog小团队,只要涉及拍摄行为(包括前期勘景、现场作业、后期撤场),都得按这套制度来。特别要提的是短视频和直播这类”轻量级”拍摄——很多人觉得”就拍几分钟没必要太讲究”,可去年某博主在商场扶梯拍跟拍视频,脚滑摔倒导致设备砸伤路人,就是因为没做基础的场地防护。

三、责任体系:织密”人人都是安全员”的防护网

3.1第一责任人:制片人/项目负责人的”兜底责任”

记得有次拍户外广告,制片人老张提前三天就带着场务去看场地。他蹲在悬崖边用卷尺量护栏高度,边量边说:“我多累点,团队就少点风险。”根据制度,项目负责人必须做到”三亲”:亲自主持安全交底会、亲自检查高危环节、亲自确认应急物资到位。要是出了安全事故,首先就要查他有没有尽到这些责任。

3.2现场执行层:各岗位的”属地责任”

导演组:不能只盯着镜头效果,得提前标注”危险机位”(比如悬空轨道、近火位),并在分镜表上用红笔备注安全要求;

摄影组:负责检查器材承重(三脚架至少承重1.5倍设备重量)、电缆铺设(明线必须加防碾压保护套);

灯光组:要测灯光散热距离(LED灯离可燃物至少1米,碘钨灯至少2米),还要给高温灯具挂”小心烫伤”警示牌;

场务组:最关键是管好人流——拍摄区要拉警戒线,围观群众必须隔3米外,遇到老人小孩得专人引导;

演员/模特:别觉得”安全是剧组的事”,要主动报告身体不适(比如低血糖、恐高),按要求穿戴护具(吊威亚必须戴头盔,爬高必须系安全绳)。

3.3监督岗:安全专员的”找茬职责”

每个30人以上的剧组必须配专职安全专员。我见过最”较真”的安全专员老李,有次拍爆破戏,他拿着分贝仪测炸点距离,发现比预案近了5米,当场喊停:“140分贝以上会损伤听力,这不是闹着玩的!”监督岗的权力很大:可以直接叫停违规操作,对不配合的人员有权要求其离场。

四、安全操作规范:从”开机”到”收工”的全流程指南

4.1前期准备:把风险”晒”在阳光下

场地勘景:不是”看看景美不美”,要带”安全七件套”(卷尺、温湿度计、坡度仪、电路检测仪、消防图、周边医院地图、天气预警APP)。比如拍森林戏,得测枯枝密度(每平米超过3根就得清理)、查最近消防栓位置(不能超过500米);

设备检测:器材要做”全身体检”——摄影机电池要测循环次数(超过500次必须更换),无人机要飞3次测试信号稳定性,轨道车要试刹车(刹车距离超过0.5米禁止使用);

人员备案:特别要关注”特殊人群”——50岁以上工作人员要问病史(高血压、心脏病),新人必须做”安全速成培训”(至少2小时,内容包括灭火器使用、急救包扎)。

4.2现场作业:把规范”刻”在细节里

用电安全:这是最容易出问题的环节。记得有次棚拍,灯光师为了图方便,把三根电缆缠在一起,结果过热起火。制度规定:每路电箱负荷不能超过80%,电缆过桥必须用过桥板(防止碾压),临时用电线必须用橡胶套线(禁止用花线);

高空作业:吊威亚前要”三查”——查威亚绳磨损(直径减少3%必须换)、查锁扣灵敏度(开关5次测试)、查保护网张力(用50公斤沙袋砸中间,下沉不超过20厘米);

特殊场景:拍水下戏必须配双潜水员(一个拍摄一个护航),潜水时间不超过30分钟(水深超过5米);拍爆破戏要设”三层警戒”(炸点5米内无人,10米内无易燃物,20米外设隔离带);

人员防护:夏天拍户外戏,每2小时必须休息15分钟(35℃以上每小时休息),要备十滴水、藿香正气水;冬天拍雪地戏,工作人员每40分钟要进暖棚取暖,手套必须用加绒防滑款(防止握设备打滑)。

4.3撤场管理:别让”最后一步”成隐患

很多人急着收工就马虎,可去年某剧组撤场时没固定好反光板,被风刮起来砸伤路人。制度要求撤场要做到”三清”:

文档评论(0)

【Bu】’、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