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一、前言演讲人
目录01.前言07.健康教育03.护理评估05.护理目标与措施02.病例介绍04.护理诊断06.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08.总结
2025地图舌护理课件
01前言
前言作为一名从业十余年的口腔专科护士,我始终记得第一次接触地图舌患者时的场景——那是个5岁的小女孩,妈妈攥着她的小手,指着孩子舌苔上“像地图一样的花纹”焦急地问:“大夫,这是不是舌癌?会不会留后遗症?”那时我才意识到,这种看似“不致命”的舌黏膜病,给患者和家属带来的心理压力远超想象。
地图舌,医学上称为“良性游走性舌炎”,是一种原因尚不明确的舌黏膜浅层剥脱性炎症,因舌背出现形态各异、边界清晰的红色剥脱区(类似地图的“水域”),周围环绕白色或黄色稍隆起的边缘(类似“陆地”),且病损位置会在数天至数周内“游走”变化而得名。流行病学数据显示,其发病率约为0.1%~14.1%,儿童(尤其是学龄前儿童)、免疫力低下者、过敏体质人群更易发病。
前言尽管地图舌多无严重器质性损害,但患者常因舌部灼痛、进食刺激痛、外观异常产生焦虑,部分儿童甚至因疼痛拒食导致营养失衡。近年来,随着公众对口腔健康关注度的提升,临床中因地图舌就诊的患者数量逐年增加。如何通过系统、专业的护理干预,缓解症状、改善生活质量,成为我们口腔护理团队重点研究的方向。
02病例介绍
病例介绍去年深秋,门诊来了一位让我印象深刻的小患者——7岁的晨晨。妈妈推着他走进诊室时,孩子正攥着冰棒,皱着眉头说“舌头扎扎的,吃热乎饭就疼”。
主诉:舌部反复疼痛1个月,近1周加重,影响进食。
现病史: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舌背出现“红一块白一块”的斑块,家长未重视;近1周斑块扩大,孩子拒食热粥、水果,仅愿吃冰饮和软面条,夜间睡眠不安,常因舌部不适翻来覆去。
既往史:有过敏性鼻炎史(对尘螨过敏),2岁时曾患湿疹;家族中奶奶有“反复发作的舌苔脱落”病史。
查体:体温36.7℃,神清,精神稍萎靡;舌背可见2处类圆形红色剥脱区(最大约2cm×1.5cm),边缘呈白色条索状隆起,触之稍硬,剥脱区表面光滑、无渗出;舌缘及舌下黏膜未见异常;双侧颌下淋巴结未触及肿大。
病例介绍辅助检查:血常规示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6.2%(正常值0.5%~5%),余无异常;微量元素检测提示锌10.2μmol/L(正常值11.6~23.0μmol/L)。
“大夫,他会不会得口腔溃疡?会不会越来越严重?”晨晨妈妈攥着病历本,手指关节发白。那一刻,我知道除了对症治疗,更需要通过系统护理帮助这对母子走出焦虑。
03护理评估
护理评估护理评估是制定干预方案的基石。针对晨晨的情况,我们从生理、心理、社会三个维度展开:
生理评估症状评估:通过视觉观察结合患儿主诉,明确疼痛性质为“灼痛”,程度为VAS评分(视觉模拟评分)3分(0分为无痛,10分为剧痛),主要在进食热食、酸性食物(如橘子)时加重;舌部病损范围约占舌背面积1/3,边缘清晰,无出血、溃疡。
营养状况:近1周进食量较前减少约40%,以低温软食为主;身高125cm(同年龄第50百分位),体重22kg(同年龄第30百分位),较3个月前体检时体重下降1.5kg,提示存在轻度营养摄入不足。
口腔卫生:家长代诉患儿每日刷牙1次(晨起),未使用牙线;检查见牙面有软垢,舌苔(非病损区)稍厚,口腔异味(Ⅰ度,近距离可闻及)。
心理社会评估患儿心理:晨晨因舌痛拒绝幼儿园午餐,被同伴问“舌头是不是烂了”后哭闹,出现“上学恐惧”;表达“怕舌头变丑”“怕打针”,对医护操作有抵触。
家长认知:妈妈认为“地图舌是上火”,自行给孩子喝金银花露(饮用后诉舌痛加重);对病损“游走”特性不了解,担心“治不好”;家庭照护中存在过度保护(如追喂、允许长期吃冰饮)。
诱发因素分析结合病史与检查,推测晨晨的诱因可能包括:①过敏体质(嗜酸性粒细胞升高);②锌元素缺乏(锌参与黏膜修复);③口腔卫生不良(软垢堆积可能刺激病损);④心理压力(开学后课业适应不良,家长反馈近2月常因作业哭闹)。
04护理诊断
护理诊断基于评估结果,我们明确了以下护理问题:急性疼痛(舌部灼痛):与舌黏膜剥脱、神经末梢暴露及食物刺激有关。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舌痛导致进食减少、饮食结构单一(仅摄入低温软食)有关。焦虑(患儿及家长):与病损外观异常、疼痛反复、缺乏疾病认知有关。潜在并发症(口腔感染):与舌黏膜屏障受损、口腔卫生不良有关。0304050102
05护理目标与措施
目标3日内患儿舌痛VAS评分降至1分以下,能耐受温软食物;011周内恢复正常饮食量,锌元素水平升至正常范围;02家长及患儿3日内掌握正确口腔护理方法,焦虑情绪缓解(家长SAS量表评分<50分,患儿能配合治疗);03住院/门诊随访期间无口腔感染发生(表现为病损区无红肿渗出、体温正常)。04
具体措施疼痛管理——“温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