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超利润分享分案
人力资源部时间:2023.02.20
超利润分享
0-总体概述:综合考虑公司近年平均以及行业标杆利润水平,合理设定年度目标利润,以公司期末实际利润超出目标利润
基点的前提下,分区间提取利润分享额度,分配给激励对象(核心骨干员工)……
A-人才引领B-市场导向C-增量激励
◼留住优秀人才,促进“职◼由市场评价贡献、按贡◼以创造利润增量为基础,
业与职业同步”献决定报酬助力经营目标落地
本质上讲,超利润分享激发各级员工增量价值创造,促进企业可持续健康发展
超利润分享
1、分享额度:股份公司财务部负责核算股份公司、各子公司超额净利润分享额度,报总经理审核、董事长审批后确定。核算原则如下:
(1)股份公司实际净利润<目标净利润80%:股份公司所属任何板块、子公司不进行超额净利润分享
(2)目标净利润80%≤股份公司实际净利润≤目标净利润:
A-销售板块(公司单体)、子公司实际净利润<目标净利润80%:不进行超额净利润分享
B-目标净利润80%≤销售板块(公司单体)、子公司实际净利润≤目标净利润
◼完成年度目标净利润的销售事业部:提取对应销售事业部超额净利润的2.5%作为分享额度,仅用于奖励核心销售人员
◼未完成年度目标净利润的销售事业部:不进行超额净利润分享
C-销售板块(公司单体)、子公司目标净利润达标:
◼提取销售板块(公司单体)、子公司超额净利润的5%作为分享额度,未完成年度目标净利润的销售事业部不进行超额净利润分享
超利润分享
1、分享额度:股份公司财务部负责核算股份公司、各子公司超额净利润分享额度,报总经理审核、董事长审批后确定。核算原则如下:
(3)股份公司实际净利润>目标净利润:股份公司与实现超额净利润目标的子公司同步按以下规则提取超额净利润分享额度:
A-销售板块(公司单体)、子公司实际净利润实际净利润<目标净利润80%:不进行超额净利润分享
B-目标净利润80%≤销售板块(公司单体)、子公司实际净利润≤目标净利润:完成年度目标净利润的事业部提取对应销售事业部超额净利润的2.5%作为分享额度,
仅用于奖励核心销售人员;未完成年度目标净利润不进行超额净利润分享
C-销售板块(公司单体)、子公司目标净利润达标:未完成年度目标净利润的销售事业部不进行超额净利润分享
说明:股份公司提取额度小于各实现超额利润的子公司额度之和时,以股份公司提取额度为基准,销售板块(公司单体)、子公司分享额度进行等比例折减
超利润分享
2、激励对象:人力资源部拟定,业务主管领导审核,总经理复核,董事长审批
(1)基本条件(同时满足):A-与本公司签订劳动合同,入司满1年;B-当期个人绩效等级为C及以上;
C-当期无违规违纪及其他重大工作过失;D-当期所在销售板块(公司单体)、子公司实现目标净利润80%及以上
(2)覆盖群体
A-对当期经营业绩、管理创新、持续发展有重大贡献的中高层管理人员、核心骨干人才
B-激励对象总人数不超过股份公司在编总人数5%
(3)其他情况:
A-激励对象重点向作出突出贡献的销售管理人才、技术研发人才以及其他业务前端关键岗位人员倾斜
B-已享受公司股权激励或股票分红的人员、销售一线(大区经理及以下)/生产一线(操作员工)人员不参与超额利润分享
C-兼职人员按其主要履职的岗位职责、实际履职时间等因素确定其参与超额利润分享额度,且仅可在单一板块、子公司参与超额利润分享
超利润分享
3、分配机制
方案1:股份公司统筹分配
基于股份公司管理现状,
1、基于可分配额度,人力资源部根据激励对象岗位贡献价值、绩效表现,初步测算个人超额利润分享额度
参照行业通用做法,人力
2、测算结果反馈至板块/子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