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九一八”勿忘国耻主题班会教学设计
一、主题定位
“九一八”勿忘国耻——从柳条湖爆炸到《松花江上》的呐喊:史料实证·家国情怀·青年担当
二、课时与课型
40分钟主题班会(历史学科渗透+德育融合)
三、核心素养目标
1.唯物史观:通过梳理1931年9月18日至1932年1月3日锦州失陷的时间轴,理解日本侵华蓄谋性与国民党“不抵抗”政策的多因后果。
2.史料实证:运用《日本关东军作战日志》节选、张学良致蒋介石密电、《大阪朝日新闻》号外三组互证,判断“柳条湖事件”自导自演性质。
3.家国情怀:在齐唱《松花江上》并比对歌词与《东北流亡学生日记》原文片段时,体验“故乡沦丧—流亡—抗争”情感递进,生成“吾辈当自强”的价值认同。
4.青年担当:以“如果我是1931年10月沈阳高二学生”为角色,撰写200字《告全国同学书》,实现历史体验与当下责任迁移。
四、学情分析
高二学生已学完《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22课“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具备“济南惨案”“皇姑屯事件”等背景知识;对“九一八”仅停留在“事变—沦陷—抗日”标签层面,缺乏史料细节与情感深层体验;具备阅读近代白话文献的能力,但面对日文翻译史料仍需教师示范“抓关键词—比对—质疑”方法;学生情感共鸣点集中在“同龄人遭遇”,可用东北流亡学生日记激活。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以多元史料互证“九一八”是日本长期侵华战略的关键节点。
难点:把“不抵抗”政策置于当时中日国力、国际联盟反应、东北军内部矛盾三重语境下予以“同情之理解”,避免简单道德评判。
六、教学资源(教师已准备,课堂不出现“课件”“视频”提示)
1.1931年9月19日《日本关东军作战日志》节选(中文译注版,120字)
2.1931年9月20日张学良致蒋介石密电影印件(节选,80字)
3.1931年9月21日《大阪朝日新闻》号外标题与导语(日文原文、中文译文对照,100字)
4.1936年《东北流亡学生日记》节选(120字)
5.张寒晖《松花江上》歌词(1936年原版,共258字)
6.1932年1月《国联调查团赴华行程记录》节选(70字)
七、教学过程(40分钟,教师活动与学生活动交织呈现)
【0:00—0:03导入】
教师板书时间轴:1927年“东方会议”→1928年“皇姑屯”→1931年“柳条湖”。
教师朗读1927年田中义一密奏节选:“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
学生齐答空缺处年份,唤醒旧知。
教师追问:1931年9月18日夜10时20分,沈阳北郊柳条湖,一声爆炸,如何使4个月零15天后的东北百万平方公里全部沦陷?
学生短暂沉默,形成认知冲突,进入探究。
【0:03—0:10史料探究一:爆炸真相】
教师发放材料1日志节选:“铁道爆破点距北大营800米,轨长1.5米被炸弯,我守备队立即攻击。”
学生圈画“800米”“1.5米”两数据,质疑:爆炸规模小,为何日军即刻总攻?
教师示范用“时间—空间—兵力”三维表格在黑板上速记:
爆炸后25分钟,日军独立守备队第2大队已完成对北大营包围,兵力544人;东北军第七旅驻营兵力约8000人。
学生计算兵力比5448000=0.068
教师追问:谁下达“不抵抗”命令?
学生快速翻阅材料2张学良密电:“顷接蒋总司令电令,令避免冲突,一切忍辱。”
教师板书“忍辱”二字,引导学生用红笔在“兵力比”旁标注“政治指令”因素,完成第一次因果链条:日方蓄谋+中方不抵抗→迅速占领。
【0:10—0:18史料探究二:国际舆论】
教师发放材料3《大阪朝日新闻》号外:“暴戾华军炸毁满铁,帝国怒膺惩。”
学生两两互译,划出“暴戾”“膺惩”情感词。
教师提供材料6《国联调查团赴华行程记录》:“1932年1月,国联调查团抵沈阳,日方以‘地方事件’相告。”
学生比对日方宣传与国联措辞,发现日方刻意缩小事件性质。
教师引导学生用“证据—结论”句式口头表达:
“由于日方在关东军日志中早已预设攻击方案,又在国际媒体制造‘华军暴戾’话语,因此柳条湖事件具有自导自演并引导国际舆论的双重性质。”
学生齐读该句式,完成第二次因果链条:日方操控舆论→国际调停迟缓→东北加速沦陷。
【0:18—0:25情感体验:流亡学生视角】
教师朗读材料4《东北流亡学生日记》:“昨夜梦见大雪覆沈阳,醒时枕巾已湿,北平客栈墙外正唱《梅花三弄》。”
学生闭眼静听,睁眼后写下“我”在1931年10月最想说的一句话,限20字。
教师选读三句,板书关键词:雪、故乡、泪、回、打。
教师发放材料5《松花江上》歌词,学生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湖北省华大新高考联盟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教学质量测评历史试题_1.docx
- 江苏省丹阳高级中学苏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五练习专题3第一单元脂肪烃.doc
- 2018年高考生物通用版酷练二轮专题复习专题二串讲一课时作业2含解析.doc
- 第1单元阅读综合实践(学生版).docx
- 第一课第一框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docx
- 高三理科数学期末考试答题卡.doc
- 第9课《天上有颗南仁东星》导学案-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docx
- 广东省广州市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试数学(文)试题.doc
- 课时跟踪检测(二十五)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docx
- 高中化学专题四第二单元课堂优秀学案7生产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doc
- 首发湖南省益阳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答案.doc
- Unit3Lesson9ICanTakeCareofMyself(教学设计)英语北京版五年级上册.docx
- 课时跟踪检测(十六)植被.docx
- 2025-2026学年高一生物(人教版)导学案必修一第5章第4节第3课时光合作用的影响因素及应用.docx
- 西南大学附属中学校重庆市育才中学高三上学期入学联合诊断性考试物理试卷.docx
- Unit1MakingfriendsPartA(教学设计)-人教PEP版英语三年级上册.docx
- 东北育才高中2025-2026学年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化学.docx
- 26届高三零次月考试题(终稿).pdf
- 河南省太康县第一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