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生态公益公墓建设施工组织设计
第一章编制说明
1.1编制原则
本施工组织设计以“生态优先、公益为本、质量过硬、低碳环保”为核心原则,结合生态公益公墓“低耗、环保、惠民”的建设需求编制。施工中既要保障树葬、花葬、草坪葬等生态葬设施的功能性,又要维护场地原生生态系统,同时兼顾公益属性——控制建设成本、完善便民服务设施,实现“逝者归自然、生者享便利”的建设目标。
编制过程中严格遵循“先生态评估后施工、先保护后利用、先公益设施后配套”的逻辑,针对场地内原生植被、土壤、水系等生态要素制定专项保护方案;采用模块化施工、循环材料利用等低碳技术,减少施工对环境的扰动;预留公益服务空间(如免费祭扫区、骨灰临时存放点),确保项目建成后能持续提供普惠性殡葬服务。
1.2编制范围与依据
1.2.1编制范围
本方案涵盖XX市XX区生态公益公墓全流程施工管理,具体包括:
生态葬区工程:树葬区(500穴)、花葬区(300穴)、草坪葬区(800穴)及骨灰撒散区(1处);
基础公益设施:免费祭扫广场(1500㎡)、便民服务站(80㎡)、无障碍通道(300m)、公共卫生间(60㎡);
生态配套工程:雨水花园(2处)、生态截水沟(500m)、乡土植物绿化带(3000㎡)、太阳能照明系统(60盏);
辅助设施:管理用房(120㎡,低碳节能型)、垃圾分类回收站(2处)、生态停车场(150㎡,植草砖铺装)。
1.2.2编制依据
法律法规:《殡葬管理条例》《生态安葬管理办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城市绿化条例》;
工程标准:《殡葬建筑设计规范》(JGJ262-2012)、《城市生态公墓建设指南》(CJJ/T303-2023)、《绿色施工评价标准》(GB/T50640-2010)、《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2012);
项目文件:建设单位提供的施工图纸、场地生态评估报告、公益服务设施专项设计、工程量清单;
现场资料:场地原生植被分布图谱、土壤检测报告(pH值、有机质含量)、地下水位监测数据、周边生态敏感点(如邻近的生态廊道)调查报告;
企业经验:公司过往生态公益项目施工总结(如XX县生态公墓建设经验)、低碳施工技术手册。
1.3遵循标准与规范
类别
标准名称及编号
适用范围
生态保护
《生态公墓建设技术标准》(LY/T3235-2020)
生态葬设施、植被保护、土壤修复
结构工程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
管理用房、便民服务站主体结构
环保施工
《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
施工期噪音控制
绿化工程
《城市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T82-2012)
乡土植物种植、植被恢复
公益设施
《无障碍设施施工验收及维护规范》(GB50642-2011)
无障碍通道、便民服务站建设
低碳技术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9)
太阳能照明、雨水回收系统安装
第二章工程概况
2.1项目基本信息
工程名称:XX市XX区生态公益公墓建设项目
建设单位:XX市XX区民政局(公益项目主管单位)
设计单位:XX生态建筑设计研究院(专项生态设计资质)
监理单位:XX工程监理有限公司(具备环保工程监理资质)
施工单位:XX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绿色施工示范企业)
建设地点:XX市XX区XX街道南侧,紧邻城市生态廊道,距主城区8公里
工程性质:纯公益性生态殡葬设施(无盈利性质,面向低收入群体免费或低价提供服务)
质量等级:合格,争创“省级生态公益殡葬示范项目”
工期要求:总工期150日历天,计划开工202X年4月10日,竣工202X年9月7日(避开雨季集中期与祭扫高峰期)
投资规模:总投资额1900万元(财政公益拨款),其中生态葬区工程600万元、公益设施400万元、生态配套500万元、其他400万元(含后期3年养护经费)
2.2项目建设内容
项目总占地面积25亩(约16667㎡),其中生态保护用地占比40%,建设内容分四大功能区:
2.2.1生态葬区工程
树葬区:占地4000㎡,选用本地乡土乔木(香樟、松柏)500株,每株树下设1个生态墓穴(采用可降解骨灰盒,墓穴深1.2m,直径0.8m,周边铺设腐殖土),墓穴间距3m,保留原有灌木带作为自然隔离;
花葬区:占地2000㎡,以月季、鸢尾等宿根花卉为基底,设置300个浅埋式墓穴(深度0.6m,采用陶土骨灰罐,顶部覆盖花卉种植土),配套木质标识牌(无石材,避免破坏景观);
草坪葬区:占地3000㎡,铺设马尼拉混播草坪,设置800个平埋式墓穴(深度0.5m,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