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监护专项试题及答案.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心电监护专项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30分)

进行心电监护时,三导联(RA、LA、LL)的正确放置位置不包括以下哪项()

A.RA(右锁骨下)B.LA(左锁骨下)C.LL(左下腹)D.LL(右下腹)

患者心电监护显示血氧饱和度(SpO?)持续低于90%,首要处理措施是()

A.立即通知医生B.调整氧流量至5L/minC.检查血氧探头是否松动或移位D.记录数值变化

心电监护中,成人正常心率报警范围通常设置为()

A.40-100次/分B.50-120次/分C.60-100次/分D.50-100次/分

下列哪种情况会导致心电监护出现“干扰波”,影响心率读数()

A.患者平静卧床B.电极片粘贴处皮肤清洁干燥C.监护仪靠近手机等电子设备D.血氧探头与手指贴合紧密

患者心电监护显示“室性早搏(PVC)频发”,护士应重点观察()

A.患者是否出现胸闷、头晕、乏力B.血压是否升高C.血氧饱和度是否正常D.呼吸频率是否加快

测量有创动脉血压时,传感器应与患者身体的哪个部位保持同一水平()

A.心尖部B.腋中线第四肋间(右心房水平)C.胸骨角D.剑突下

二、判断题(每题4分,共20分,对的打√,错的打×)

心电监护仪可完全替代常规心电图检查,用于诊断心律失常。()

为减少电极片对皮肤的刺激,同一部位电极片粘贴时间可超过72小时。()

患者躁动导致血压监测数值频繁波动时,可暂时关闭血压自动测量功能,待患者平静后再开启。()

心电监护中“呼吸频率”监测通常通过胸腹部电极片感应胸廓起伏实现,若患者胸式呼吸弱,可改为腹式呼吸辅助监测。()

当监护仪出现“血压过高报警”时,应先关闭报警声音,再分析原因。()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简述心电监护时电极片的护理要点。

患者心电监护显示“心率过快(130次/分)”,护士应从哪些方面排查原因?

列举3项心电监护过程中预防“报警疲劳”的措施。

四、案例分析题(20分)

患者,男性,65岁,因“急性心肌梗死”术后转入CCU,目前心电监护显示:心率110次/分,血压85/55mmHg,SpO?88%,呼吸22次/分,患者面色苍白,主诉“胸闷、心慌”。

护士首先应采取哪些紧急措施?(10分)

结合患者病情,分析当前监护指标异常的可能原因。(10分)

答案

一、选择题

D(解析:LL为左下肢导联,应放置于左下腹或左大腿外侧,右下腹为RL导联位置)

C(解析:SpO?异常首先排除设备因素,如探头松动、移位或患者手指温度过低,再调整吸氧及通知医生)

B(解析:成人常规心率报警范围设为50-120次/分,低于50次/分提示心动过缓,高于120次/分提示心动过速)

C(解析:电子设备会产生电磁干扰,导致心电波形出现杂波,影响心率识别;A、B、D为正确操作,可减少干扰)

A(解析:频发室早若伴随症状,提示可能影响心功能,需优先关注;血压、血氧、呼吸为常规监测项,非室早重点观察内容)

B(解析:传感器与右心房水平平齐可避免重力对血压测量的影响,保证数值准确)

二、判断题

×(解析:心电监护为动态监测,常规心电图为12导联静态记录,诊断心律失常需结合心电图)

×(解析:电极片粘贴时间一般不超过72小时,需定期更换位置,清洁皮肤,防止皮肤过敏或损伤)

×(解析:患者躁动时应先固定测量部位,调整测量模式(如延长测量间隔),不可关闭自动测量,避免遗漏血压变化)

√(解析:呼吸监测多依赖胸腹部电极片感应胸廓起伏,胸式呼吸弱时,腹式呼吸可增强信号,提高监测准确性)

×(解析:报警不可直接关闭,应先查看患者情况,分析报警原因(如血压真高或测量误差),处理后再调整报警设置)

三、简答题

(1)定期更换:每48-72小时更换一次电极片,若出现松动、污染或皮肤不适,及时更换;(2)皮肤准备:粘贴前清洁皮肤,去除油脂和汗液,必要时用酒精擦拭,保持皮肤干燥;(3)位置选择:避开骨隆突处、伤口、瘢痕及心电除颤区域,选择肌肉丰富处,减少运动干扰;(4)观察皮肤:更换时检查粘贴部位皮肤,若出现红肿、瘙痒,更换位置并做好皮肤护理。

(1)生理因素:查看患者是否有疼痛、焦虑、烦躁、发热、缺氧等情况;(2)药物因素:是否使用阿托品、肾上腺素等加快心率的药物;(3)病情变化:排查是否有心力衰竭、电解质紊乱(如低钾血症)、心肌缺血加重等;(4)设备因素:检查电极片是否松动、移位,排除监护仪干扰导致的假性心率过快。

(1)合理

文档评论(0)

151****942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