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食源性疾病病例监测培训考核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
1.以下哪种疾病不属于食源性疾病?()
A.食物中毒
B.经食物感染的肠道传染病
C.食物过敏
D.高血压
答案:D。食源性疾病是指通过摄食而进入人体的有毒有害物质(包括生物性病原体)等致病因子所造成的疾病。高血压主要是由遗传、环境、生活方式等多种因素引起的心血管疾病,并非通过食物摄入致病因子导致,而食物中毒、经食物感染的肠道传染病、食物过敏都与食物摄入致病因子有关。
2.食源性疾病病例监测中,哨点医院需要报告的病例是()
A.所有腹泻病例
B.具有可疑食物暴露史的腹泻病例
C.体温超过38℃的病例
D.年龄小于10岁的腹泻病例
答案:B。食源性疾病病例监测重点关注具有可疑食物暴露史的腹泻病例,并非所有腹泻病例,体温和年龄不是判断是否需要报告的关键标准。
3.食源性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系统中,以下哪项信息不是必填项?()
A.患者姓名
B.患者联系电话
C.发病时间
D.可疑食物
答案:B。在食源性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系统中,患者姓名、发病时间、可疑食物是必填项,患者联系电话不是必填信息。
4.以下哪种食物引起的食源性疾病最常见是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导致?()
A.发酵豆制品
B.罐头食品
C.剩米饭
D.鲜牛奶
答案:C。金黄色葡萄球菌易在含淀粉及水分较多的食品如剩米饭、糕点、凉糕等中大量繁殖并产生肠毒素,引起食源性疾病。发酵豆制品常见污染菌可能有其他细菌等;罐头食品若密封良好一般较少受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鲜牛奶主要易受其他微生物如大肠杆菌等污染。
5.食源性疾病病例监测中,标本采集的最佳时间是()
A.发病后12天
B.发病后35天
C.发病后1周
D.发病后2周
答案:A。发病后12天,患者体内病原体数量相对较多,此时采集标本阳性率较高,更有利于检测出致病因子。随着时间推移,病原体数量可能减少,检测难度增加。
二、多选题
1.食源性疾病的致病因素包括()
A.生物性因素
B.化学性因素
C.物理性因素
D.遗传因素
答案:ABC。食源性疾病的致病因素主要有生物性(如细菌、病毒、寄生虫等)、化学性(如农药残留、重金属等)和物理性(如放射性物质等)因素。遗传因素不属于食源性疾病的致病因素。
2.哨点医院在食源性疾病病例监测中的职责包括()
A.病例的诊治
B.病例信息的采集与报告
C.标本的采集与送检
D.对患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
答案:ABC。哨点医院主要负责病例的诊治、采集病例信息并报告到监测系统、采集标本并送检。对患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一般由专业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人员完成。
3.以下属于食源性疾病的有()
A.伤寒
B.旋毛虫病
C.亚硝酸盐中毒
D.毒蘑菇中毒
答案:ABCD。伤寒是由伤寒杆菌通过食物传播引起的肠道传染病;旋毛虫病是因食用含有旋毛虫幼虫囊包的肉类而感染的寄生虫病;亚硝酸盐中毒是摄入含有过量亚硝酸盐的食物导致的化学性中毒;毒蘑菇中毒是食用有毒蘑菇引起的中毒,它们都属于食源性疾病。
4.食源性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系统中,病例信息包括()
A.个人基本信息
B.临床症状信息
C.饮食暴露信息
D.标本检测信息
答案:ABCD。病例信息涵盖个人基本信息(如姓名、年龄等)、临床症状信息(如腹泻、呕吐等症状)、饮食暴露信息(可疑食物等)以及标本检测信息(检测结果等)。
5.为提高食源性疾病病例监测的质量,需要做到()
A.加强对医护人员的培训
B.完善监测信息报告系统
C.提高标本采集和检测技术
D.加强部门间的协作与沟通
答案:ABCD。加强医护人员培训可以提高他们对食源性疾病的识别和报告能力;完善监测信息报告系统能保证信息的准确、及时传递;提高标本采集和检测技术有助于更准确地检测出致病因子;加强部门间协作与沟通(如医院与疾控机构等)能促进监测工作的顺利开展,从而提高监测质量。
三、判断题
1.食源性疾病病例监测只需要关注住院患者。()
答案:错误。食源性疾病病例监测不仅要关注住院患者,门诊患者中具有可疑食物暴露史的病例同样需要监测和报告。
2.只要患者有腹泻症状,就一定是食源性疾病。()
答案:错误。腹泻症状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如腹部着凉、药物副作用等,不一定是食源性疾病,需要结合是否有可疑食物暴露史等综合判断。
3.标本采集后可以随意存放,不需要考虑保存条件。()
答案:错误。标本采集后需要按照不同标本的要求进行妥善保存,如有些标本需要冷藏,有些需要在特定温度下保存,否则会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4.食源性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系统中,信息一旦提交就不能修改。()
答案:错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