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治疗(静疗)试题及答案.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静脉治疗(静疗)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4分,共40分)

进行外周静脉穿刺时,以下哪种血管优先选择()

A.手背粗直、弹性好的静脉B.腕部关节附近静脉C.下肢大隐静脉D.已发生过渗液的静脉

无针接头消毒时,推荐的消毒时间和擦拭方式是()

A.擦拭5秒,顺时针方向B.擦拭10-15秒,往返摩擦C.擦拭20秒,逆时针方向D.擦拭30秒,螺旋式摩擦

PICC导管冲管时,应使用哪种液体()

A.5%葡萄糖溶液B.无菌生理盐水C.0.45%氯化钠溶液D.复方氯化钠溶液

输液过程中发现患者出现发热、寒战,首先应采取的措施是()

A.立即给予退热药B.减慢输液速度并观察C.停止输液并更换输液器D.通知医生并抽血培养

下列哪种情况不宜选择头皮钢针进行输液()

A.单次短期输液(<4小时)B.输注刺激性药物(如化疗药)C.儿童临时补液D.急诊抢救快速补液

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一般不超过()

A.3天B.5天C.7天D.10天

输液外渗导致局部组织肿胀、疼痛,若为普通溶液外渗,首选的处理方法是()

A.局部冷敷B.局部热敷C.涂抹多磺酸粘多糖乳膏D.穿刺部位按压止血

进行中心静脉导管(CVC)维护时,更换透明敷料的频率是()

A.每2天1次B.每3-7天1次C.每10天1次D.渗液时才更换

输注脂肪乳剂等肠外营养制剂时,输液器应多久更换1次()

A.每4小时B.每8小时C.每12小时D.每24小时

预防静脉血栓形成,以下措施错误的是()

A.避免在同一部位反复穿刺B.输液完毕后及时拔管C.鼓励患者活动穿刺侧肢体D.长期卧床患者抬高下肢

二、判断题(每题3分,共30分,对的打“√”,错的打“×”)

为提高穿刺成功率,可在血管上方直接进针,无需评估血管深度。()

输液过程中,若发现导管内有回血,应立即拔管,防止血栓形成。()

输注头孢类抗生素时,即使患者无过敏史,也需在输液前进行皮试。()

PICC导管维护时,冲管和封管应使用10ml及以上注射器,避免导管破裂。()

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后,固定时需将延长管U型固定,防止导管牵拉。()

输液速度可根据患者年龄、病情随意调节,无需遵医嘱。()

中心静脉导管抽血后,应立即用生理盐水冲管,避免血液残留。()

输液外渗后,若为血管活性药物(如多巴胺)外渗,需立即局部冷敷减轻损伤。()

无菌操作时,戴无菌手套后可接触非无菌物品,只要手部不污染即可。()

儿童静脉输液优先选择头皮静脉,若头皮静脉不明显,可选择手背静脉。()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

简述PICC置管后日常护理的核心要点。

输液过程中发生药物外渗,应如何进行规范处理?

四、案例分析题(10分)

患者,女,68岁,因“肺部感染”住院,给予静脉输注头孢哌酮舒巴坦钠(2.0g+0.9%氯化钠溶液100ml)。输液30分钟后,患者突然出现穿刺部位红肿、疼痛,液体滴注速度明显减慢。

请问:(1)该患者可能出现了什么问题?(2)针对该问题,应采取哪些处理措施?(3)如何预防此类情况再次发生?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A(解析:外周静脉穿刺优先选择粗直、弹性好、远离关节和静脉瓣的血管,手背静脉符合要求;腕部关节附近易因活动导致导管脱出,下肢静脉易形成血栓,已渗液血管可能存在损伤,均不优先选择)

D(解析:无针接头需用酒精棉片螺旋式擦拭15-30秒,确保消毒彻底,破坏生物膜)

B(解析:PICC冲管必须用无菌生理盐水,避免葡萄糖溶液残留导致导管堵塞)

C(解析:出现发热、寒战可能为输液反应,首先应停止输液并更换输液器,防止致敏物质继续进入体内)

B(解析:刺激性药物易损伤外周血管,需选择中心静脉导管输注,头皮钢针仅适用于短期、非刺激性输液)

C(解析: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一般不超过7天,过长易增加感染和血栓风险)

B(解析:普通溶液外渗首选局部热敷,促进液体吸收;刺激性溶液外渗需冷敷)

B(解析:CVC透明敷料每3-7天更换1次,渗液、松动时及时更换)

D(解析:脂肪乳剂等肠外营养制剂易滋生细菌,输液器每24小时更换1次)

C(解析:穿刺侧肢体过度活动可能导致导管移位或脱出,应适当限制活动,而非鼓励活动)

二、判断题

×(解析:穿刺前需评估血管深度、走向,避免盲目进针导致血管损伤)

×(解析:导管内少量回血属正常,可

文档评论(0)

151****942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