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一、前言演讲人
目录01.前言07.健康教育03.护理评估05.护理目标与措施02.病例介绍04.护理诊断06.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08.总结
2025老年精神障碍营养支持护理课件
01前言
前言作为一名从事老年精神科护理工作15年的护士,我常说:“老年精神障碍患者的营养问题,是藏在药片和量表背后的‘隐形危机’。”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加速,60岁以上人口已超2.8亿,其中约15%患有不同程度的精神障碍——阿尔茨海默病、血管性痴呆、老年抑郁、精神分裂症……这些疾病不仅侵蚀患者的认知、情感和行为,更像一把“无形的勺子”,悄悄从他们手中夺走饭碗。
在临床中,我见过太多这样的场景:82岁的李爷爷因幻觉“饭里有毒”而绝食3天,被送进抢救室时血糖仅2.1mmol/L;75岁的王奶奶因重度抑郁失去进食动力,半年内体重下降18公斤,皮肤松弛得像挂在骨头上的旧布;还有因吞咽障碍反复呛咳的张大爷,家属心疼他“吃不下饭”,却因喂食不当导致吸入性肺炎……这些案例让我深刻意识到:老年精神障碍患者的营养支持,绝不是简单的“喂饭”,而是一场需要多维度观察、个性化干预、全程守护的“生命保卫战”。
前言今天,我将结合临床真实案例,从“发现问题—评估问题—解决问题—预防问题”的全流程,和大家分享老年精神障碍患者营养支持护理的实践经验。
02病例介绍
病例介绍先和大家分享我去年分管的一位典型患者——78岁的陈阿姨。她是2023年10月由女儿陪同入院的,主诉“记忆力减退3年,拒食、体重下降2月”。
陈阿姨既往有“阿尔茨海默病”病史(MMSE评分12分,中重度认知障碍),2年前开始出现“疑病”倾向,总说“胃里长了瘤子,吃饭会撑破”;近2月因子女工作繁忙,由保姆照护,拒食行为加重,每天仅喝小半碗稀粥,体重从58公斤骤降至42公斤(身高158cm,BMI17.2,重度营养不良)。入院时查体:精神萎靡,皮肤弹性差,双下肢轻度水肿;实验室检查:血清白蛋白32g/L(正常35-50),前白蛋白0.15g/L(正常0.2-0.4),血红蛋白92g/L(正常110-150);吞咽功能评估(洼田饮水试验)Ⅲ级(分2次以上喝完,有呛咳);认知评估显示她无法准确识别食物种类,常把勺子当牙刷,把馒头捏成碎屑洒在地上。
病例介绍陈阿姨的女儿哭着说:“我妈以前最疼我,总变着法给我做好吃的,现在连我递到嘴边的饭都吐出来……”那一刻,我既心疼患者,也理解家属的无力——老年精神障碍患者的营养问题,从来不是单一因素导致的,而是疾病、心理、环境、照护能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03护理评估
护理评估面对陈阿姨这样的患者,我们的第一步是系统评估。老年精神障碍患者的营养支持护理,关键在于“精准识别风险点”。结合《老年患者营养风险评估专家共识》和精神科护理经验,我们从以下三方面展开:
生理层面评估营养状况量化:除了BMI、体重指数,更关注“近期体重变化”(陈阿姨2月内体重下降27.6%,远超“3月内下降5%”的预警线)、皮下脂肪厚度(锁骨上窝、三角肌区脂肪消失)、肌肉量(握力仅18kg,低于同龄女性正常25kg)。
进食功能评估:重点查吞咽功能(洼田试验Ⅲ级提示误吸风险)、咀嚼能力(陈阿姨缺牙8颗,未佩戴义齿,只能吃软食)、手眼协调(无法自主使用餐具,需喂食)。
生化指标: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反映近期营养摄入)、血红蛋白(贫血提示长期营养不良)、电解质(陈阿姨血钾3.2mmol/L,存在低钾风险)。
心理与行为层面评估认知障碍影响:陈阿姨因阿尔茨海默病,无法识别食物(曾把洗洁精当汤喝)、忘记进食(刚吃完10分钟就问“什么时候开饭”)、拒绝进食(认为“饭里有针”)。情绪障碍影响:她合并老年抑郁,表现为“进食动力不足”——“吃不吃都一样,反正活不久”,进食时表情淡漠,咀嚼动作机械。异常行为干扰:部分患者会因幻觉(如“饭里有虫子”)、强迫行为(必须按特定顺序吃)、攻击行为(推开喂食者)拒绝进食,陈阿姨则因“疑病”反复说“胃胀”,吃两口就拍肚子喊疼。
社会与环境层面评估照护者能力:陈阿姨的保姆仅初中文化,未接受过专业照护培训,喂食时“怕她饿着”,总催促“快点吃”,导致呛咳;子女工作忙,仅周末探视,缺乏日常监督。环境适应性:病房环境陌生(陈阿姨入院前3天拒绝在餐桌进食,只肯躲在床边吃)、餐具不合适(塑料碗太轻,她拿不稳)、食物温度不当(曾因汤太烫拒绝进食一整天)。这三方面评估不是孤立的,比如陈阿姨的“拒食”,表面看是“疑病”,深层是认知障碍导致的“食物识别错误”+抑郁导致的“进食动力缺失”+照护者喂食方式不当的“负性强化”。只有抽丝剥茧,才能找到干预的“突破口”。
04护理诊断
护理诊断基于评估结果,我们明确了陈阿姨的核心护理诊断:
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认知障碍导致的食物识别/摄取能力下降、抑郁导致的进食动力不足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