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百家争鸣 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pptxVIP

+2.7+百家争鸣 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ppt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学习目标

1、了解老子及其思想主张,知道孔子的思想主张及其教育成就(史料实证)

2、通过分析史料,知道各学派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主张,培养社会责任感及家国情怀(史料实证、家国情怀)

3、理解百家争鸣的背景及其历史影响,认识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与经济的反映(历史解释,唯物史观)

政治大动荡

分封制逐渐瓦解,周王室衰微;春秋时期争霸战争,战国兼并战争,各国纷纷开始并进行变法。

经济大变革

春秋出现铁制农具和牛耕,战国时

期进一步推广使用,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制逐渐确立。

这是政治大动荡的时代,战争不断。

思想大繁荣

?

姓名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

时期

春秋后期

籍贯

楚国

著作

《老子》(又称《道德经》)

地位

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思想

①思想的核心是“道”。“道”是孕育万物的总根源,也是万事万物运行的总规律,人们要顺应事物内在规律来行事。

②从正反两方面思考问题,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够互相转化。

③在处世上提倡安于柔弱的地位,主张以退为进,以柔克刚。

④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追求“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

老子和《道德经》

将老子的人物卡片补充完整。

混元之祖太清之五千家享包钻乾坤

丢马得马断腿

坏事好事坏事

“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

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

欲,而民自朴。”

---《道德经》第57章

保全性命

好事

“无为而治”:无为并不是不为,而是不过多的干预,充分发挥民众自

我能动性。

人法地,地法天,

天法道,道法自然。

---《道德经》

要顺应自然

牙齿与舌头

年轻时:牙齿坚硬,舌头柔软

年老时:牙齿掉光,而舌头依然

存在

以退为进,

以柔克刚

老子和《道德经》

塞翁失馬

强弱相互转化

孔子是春秋后期鲁国人,出身下层没落贵族。他从小学习礼乐

收徒办学。孔子中年后曾在鲁国从政,但时间不长,不久便周治主张,却不为各国采纳。孔子在晚年回到家乡,主要从事教

修订4773岁)

治学严谨的教育家

51岁

55—68岁从政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一生失意的政治家

前551

悲苦的少年

15岁

明志

37—50岁

2w

姓名

孔子

时期

0(48e于之

主房应意叶含用a

94a理作

s*e是之人3之c24

地区

鲁国

1i中长3之h8主

民走】是于4hewe爱下

d4i4c4义可会A行*

+中风我出4八天共籍秀

《hd生底槽m

r文4矾ee

2无乓有4戴之采《纯无

a

242驾人在下语

64学

ir

著作

思想由其弟

其正着其唯生人于

主汲得主4乘

三天务天万天生

其给为关应a分液度0a

不6的9无文欠员完*6

*关关下天在度故气

之可之意义居之性及计之

见立《另之该玄心既不本乏

4良吗交契收习天也者行

天不言所打大关故大哉经

2G见天制统无君绝个,

或增在司没类乃*度Mn天

1司

气天亡进h4

o以0生公x*

a生金义岁不有ac普

学4a4a*

*数+于天

4鸣cx

ee

文化

成就

孔子在晚年精

代文化经典私孕不忐志仔山世

2n2

224

2

为庄

r

s

姓名

孔子,名丘,字仲尼

时期

春秋后期

籍贯

鲁国

著作

弟子整理的《论语》

地位

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核心

思想

“仁”他提出仁者爱人,将“仁”作为处理人与人

关系的最高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

政治主张

主张恢复西周的礼乐文明,提出“为政以德”

文化教育

创办私学,打破了贵族垄断教育的局面,主张有教无

类。在教学中注重道德教育和文化知识教育,提出因

材施教、举一反三等教学原则和方法。

孔子和儒家学说

将孔子的人物卡片补充完整。

泛爱仁而亲仁

[译文]和大众交往时要平等仁和,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学而不恩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论语》

孔子和儒家学说

将孔子言论和对今天的学习指导意义进行连线

诚实求学

不耻下问

虚心请教

温故知新

学思结合

4.你认为孔子提倡“为政以德”“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什么积极意义?

统治者爱护百姓,体现出民本思想,有利于改善民生;

道德教育,有利于社会教化,弘扬正气。

这些对今天提倡的以德治国、建设和谐社会有借鉴意义。

用政令治理百姓,用刑法整顿他们,

老百姓只求能免于犯罪受惩罚,却没

文档评论(0)

138****252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