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抑郁症患者动机激发护理课件.ppt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前言演讲人

01前言02病例介绍03护理评估:剖开“不想动”的底层逻辑04护理诊断:从“症状”到“需求”的精准定位05护理目标与措施:从“微小行动”到“内在驱动”的阶梯构建06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在“激活”中守住安全底线07健康教育:让“动机激发”从医院延续到家庭08总结目录

2025抑郁症患者动机激发护理课件

01前言

前言站在护士站的窗前,望着走廊尽头那个缩在轮椅里的身影——小王又盯着墙面发呆了,手里的水杯已经凉透,早餐的包子咬了一口就搁在床头柜上。这是我这周第三次看见她“卡”在日常动作里:早上该洗漱时坐在床边半小时不动,该吃药时盯着药盒说“反正吃了也没用”,连最基本的“动起来”都成了难以跨越的坎儿。

作为精神科临床护理工作者,我太清楚这种“动机缺失”对抑郁症患者意味着什么。《2023年中国抑郁障碍防治蓝皮书》显示,我国抑郁症患者中约78%存在不同程度的“动机减退”,表现为兴趣丧失、行动迟滞、目标感消失,甚至连维持基本生活需求都需要极大努力。这种“心有余而力不足”的状态,不仅延长了病程,更让患者陷入“我没用”的负性循环,成为康复路上的“隐形枷锁”。

前言今天,我们就以小王的真实病例为线索,从“看见动机缺失”到“激活内在动力”,一步步拆解抑郁症患者动机激发的护理逻辑。这不是简单的“鼓励患者动起来”,而是一场需要耐心、共情与专业的“心理重建工程”。

02病例介绍

病例介绍小王,28岁,产后4个月,首次确诊重度抑郁症。入院时主诉:“我像被抽干了力气,抱孩子都觉得累,看见他哭就想躲进衣柜里。”家属补充:“她以前是幼儿园老师,特别爱唱歌跳舞,现在连手机都不碰,澡要催着洗,饭要喂到嘴边。”

精神检查可见:情绪低落(PHQ-9评分28分),思维迟缓(回答问题需等待10秒以上),意志活动减退(主动活动次数日均<3次);存在“我不配当妈妈”“孩子跟着我只会受苦”的自责观念;睡眠障碍(每日睡眠<4小时,早醒),食欲下降(日进食量<200g)。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她的一句话:“护士姐姐,我不是懒,是连‘想动’的念头都没有。就像手机没电了,开机键都按不动。”这种“动机系统的瘫痪”,正是我们需要重点干预的核心问题。

03护理评估:剖开“不想动”的底层逻辑

护理评估:剖开“不想动”的底层逻辑要激发动机,首先得“看见”动机缺失的根源。我们从生理、心理、社会三个维度对小王进行了系统评估——

生理层面:能量耗竭的“身体警报”抑郁症患者的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轴)过度激活,导致皮质醇水平持续升高,这种“慢性应激”会消耗大量5-羟色胺、多巴胺等神经递质。小王的血液检查显示:血清5-羟色胺浓度仅为正常范围的1/3,这解释了她“身体发沉”“动作迟缓”的生理基础。此外,她因长期失眠、进食少,已出现轻度贫血(血红蛋白98g/L)和电解质紊乱(血钾3.2mmol/L),这些躯体不适进一步削弱了行动能力。

心理层面:负性认知的“自我禁锢”通过动机访谈(MI)和认知行为分析(CBT),我们发现小王的“动机缺失”背后藏着一套顽固的认知逻辑:结果预期消极:“就算我起来收拾房间,孩子还是会哭,一切都不会变好。”自我效能感低下:“我连抱孩子都抱不稳,肯定做不好任何事。”情绪驱动失效:曾经能带来愉悦的“给孩子唱儿歌”“画儿童画”,现在完全无法激活她的正性情绪(正性情绪体验量表评分2分/10分)。

社会层面:支持系统的“功能失调”小王的丈夫因工作繁忙,每日陪伴时间不足1小时,常说“你别想太多,坚强点”;婆婆则悄悄对她说“当初不让你要二胎,现在后悔了吧”。这种“无效支持”反而加重了她的孤立感——她觉得“连最亲的人都不理解我”,进一步丧失了“为他人努力”的外部动机。

04护理诊断:从“症状”到“需求”的精准定位

护理诊断:从“症状”到“需求”的精准定位基于评估结果,我们梳理出以下核心护理诊断(按优先级排序):01活动无耐力(与神经递质紊乱、躯体能量耗竭有关):表现为日常活动主动性显著下降,完成简单任务(如洗漱、进食)需他人督促。02自我认同紊乱(与负性认知、角色适应不良有关):表现为“我是个失败的妈妈”“我什么都做不好”的自我否定。03社交互动障碍(与情绪低落、社会支持不足有关):表现为拒绝与家属、医护交流,回避亲子互动。04潜在并发症风险(与睡眠障碍、营养摄入不足有关):存在跌倒、电解质紊乱、自伤等风险。05

05护理目标与措施:从“微小行动”到“内在驱动”的阶梯构建

护理目标与措施:从“微小行动”到“内在驱动”的阶梯构建我们的核心目标是:通过4周干预,帮助小王建立“行动-正性反馈-动机强化”的良性循环,具体分为短期(1-2周)和长期(3-4周)目标。

短期目标(1-2周):打破“无力感”,建立“我能做”的体验

关键措施:行为激活(BA)+微小目标设定

第一步:识别“残留

文档评论(0)

sxgvvvvv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