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门豹》优秀教学设计.docxVIP

《西门豹》优秀教学设计.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西门豹》优秀教学设计

一、基本信息

课文版本: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

课时安排:2课时(第1课时:梳理故事脉络,感知人物形象;第2课时:深入分析情节,体会写作手法)

授课对象:四年级学生

设计理念:以“问题驱动”为核心,结合“情境体验”“小组合作”,引导学生在梳理故事、分析对话的过程中,感受西门豹的智慧与担当,同时培养概括能力、思辨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认识“豹、娶、媳”等12个生字,会写“豹、派、娶”等15个生字,掌握“荒芜、巫婆、打扮、求饶”等词语。

能按照“摸清底细—惩治恶人—兴修水利”的顺序梳理故事脉络,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读出西门豹与巫婆、官绅对话时的语气,体会人物心理。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角色扮演”“情景模拟”,体会西门豹惩治恶人的巧妙策略,理解“将计就计”的含义。

通过小组讨论,分析西门豹的言行举止,学习通过具体事例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西门豹破除迷信、为民除害、造福百姓的智慧与魄力,树立正确的是非观。

了解古代治理地方的故事,体会古代官员的责任担当,激发对传统文化中“清官”形象的认同感。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梳理西门豹惩治巫婆、官绅的经过,理解他“将计就计”的策略;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体会西门豹言行背后的思考,理解他为何不直接下令禁止迷信,而是选择“以迷信治迷信”;感受课文通过语言、动作描写刻画人物的妙处。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包含“邺县荒芜景象”插图、西门豹与巫婆对话片段、“漳河灌溉农田”图片等。

角色卡片:西门豹、巫婆、官绅头子、小官绅、老百姓(每组一套,用于角色扮演)。

预习任务单:让学生提前标注不理解的词语,尝试用一句话概括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五、教学过程(第1课时)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5分钟)

出示“邺县荒芜景象”插图(土地干裂、杂草丛生、百姓面黄肌瘦),提问:“同学们,看到这幅图,你们有什么疑问?这个地方为什么会变成这样?”

引导学生结合预习猜测原因,教师顺势导入:“两千多年前,邺县就遭遇了这样的困境。当时有一位叫西门豹的官员来到这里,他用巧妙的办法改变了邺县的命运。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西门豹》,看看他到底做了什么。”(板书课题:西门豹,指导“豹”字写法:左边“豸”的笔顺,右边“勺”不要多写一点)

(二)初读课文,梳理生字词(10分钟)

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或工具书解决,在难读的句子旁做标记。

生字词闯关:

出示生字:“豹、娶、媳、妇、淹、逼、浮、旱、徒、扔、饶、骗”,指名读、开火车读,重点指导“媳”(xí,不要读成xǐ)、“饶”(ráo,与“浇”区分)。

出示词语:“荒芜、巫婆、打扮、求饶、旱灾、徒弟、逼迫”,让学生结合课文语境说说词语意思,如“荒芜”可结合插图理解“田地没人耕种,长满杂草”;“求饶”可通过动作模拟(双手合十、低头)体会。

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其他学生认真倾听,纠正读错的地方,教师重点指导长句子:“西门豹带着卫士,真的来了,巫婆和官绅急忙迎接。”(注意停顿,读出官绅的慌张)

(三)再读课文,梳理故事脉络(15分钟)

默读课文,思考问题:“西门豹到邺县后,做了哪三件关键的事?请用文中的关键词或自己的话概括。”(给学生5分钟时间,在文中圈画标注)

小组讨论:4人一组,交流自己找到的“关键事件”,并按顺序排列,教师巡视指导,提醒学生结合时间顺序或事情发展顺序梳理。

全班汇报,教师板书:

第一步:摸清底细(了解邺县荒芜的原因——巫婆、官绅借“河神娶媳妇”骗钱)

第二步:惩治恶人(假意参加婚礼,惩治巫婆和官绅头子)

第三步:兴修水利(开凿渠道,引漳河水灌溉农田)

结合板书,引导学生用“首先……然后……最后……”的句式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如“西门豹到邺县后,首先摸清了邺县荒芜是因为巫婆和官绅借‘河神娶媳妇’骗钱,然后假意参加婚礼,惩治了恶人和官绅头子,最后带领百姓兴修水利,让邺县变得富裕起来。”

(四)聚焦“摸清底细”,感知问题根源(8分钟)

指名朗读第1-9自然段,思考:“西门豹是怎么摸清底细的?他问了哪几个人?得到了哪些信息?”

出示西门豹与老大爷的对话片段,引导学生分析:

西门豹的问题:“邺县为什么这么穷?”“这话是谁说的?”“新娘是哪儿来的?”“漳河发过大水吗?”(体会西门豹提问的有条理,从“结果”问到“原因”,再问到“具体做法”,体现他的细心)

老大爷的回答:重点抓住“巫婆说的”“官绅们跟着哄骗”“年年闹旱灾”,让学生明确:邺县穷的根本原因是“迷信骗钱”和“旱灾”

文档评论(0)

计算机二级持证人

营销 流量 技能 实用文档 金融 证券 公司 考试 考公 试卷 真题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01月19日上传了计算机二级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