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单克隆丙种球蛋白病伴周围神经病第1页,共2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英文名称monoclonalgammopathywithperipheralneuropathy第2页,共2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别名paraproteinemicperipheralneuropathy;副蛋白血症周围神经病第3页,共2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类别神经内科/脊神经疾病第4页,共2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ICD号G64第5页,共2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概述单克隆丙种球蛋白病合并周围神经病,也称之为副蛋白血症周围神经病(paraproteinemicperipheralneuropathy)。血液中出现过多的M蛋白时称为单克隆丙球病(monoclonalgammopathy),又称免疫球蛋白病、副蛋白病或浆细胞病。血液中出现M蛋白对周围神经的病理意义在于M蛋白中包含一种或多种抗髓鞘或轴突膜的抗体,如抗MAG、GM1和GD1抗体。在原因未明的特发性周围神经病中,有10%合并单克隆丙球病,而意义未明的单克隆丙球病(monoclonalgammopathyofundeterminedsignificance,MGUS)中有29%~71%合并周围神经病,提示单克隆丙球病与周围神经病有关。第6页,共2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概述丙种球蛋白又称γ球蛋白,正常情况下进行免疫电泳,丙种球蛋白有恒定的区带。M蛋白是血液中的一种异常丙种球蛋白,可通过免疫电泳或免疫固定实验(immunofixationtest)检出。该蛋白通常为单克隆抗体蛋白,是由源于B细胞系的单克隆浆细胞过度增殖并分泌产生,故称M蛋白(monoclonalprotein)或M峰(M-spike),又称副蛋白(paraprotein)。正常人群中可以有M蛋白出现,30~40岁出现率为0.1%,70岁以上年龄组可达3%,随年龄的增加及合并感染和炎症性疾病,该比例可能还会增大。第7页,共2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概述1/3的单克隆丙球病见于已知的临床综合征,称为恶性单克隆丙球病,包括多发性骨髓瘤(症状性多发性骨髓瘤、骨硬化性骨髓瘤、浆细胞白血病、髓外浆细胞瘤、孤立性骨浆细胞瘤等)、Waldenstrom巨球蛋白血症和淋巴瘤(Casetleman’s病、高敏性肾病和慢性白血病)。余下2/3包括原发性淀粉样变性、冷球蛋白血症、重链病和意义未明的单克隆丙球病(monoclonalgammopathyofundeterminedsignificance,MGUS),后者又称良性或非肿瘤性单克隆丙球病,其特点为血清M蛋白低于3g/L,骨髓中浆细胞比例通常在5%以下,尿中无或仅有少量M蛋白,无贫血、高钙血症、肾功能不全和溶骨性损害。第8页,共2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概述血清M蛋白水平稳定,不伴有多发性骨髓瘤、巨球蛋白血症、淀粉样变性等有关疾病。但MGUS有时只是一个过渡性阶段,约15%可发展为骨髓瘤,3%可分别发展为巨球蛋白血症和淀粉样变性。第9页,共2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流行病学意义未明的单克隆丙种球蛋白病(monoclonalgammopathyofundeterminedsignificance,MGUS)多见于老年,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高,50岁以上约有1%,70岁以上可达3%。MGUS有29%~7l%合并周围神经病,患者多数无明显症状,常因无关疾病就诊而发现M蛋白。M-蛋白多为IgG。IgA和IgM共占1/4左右。而临床上特发性周围神经病中,有10%合并单克隆丙球病。第10页,共2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病因单克隆丙种球蛋白病、免疫球蛋白病、副蛋白血症及血内蛋白异常症,此组疾病也被称为浆细胞病。是一组肿瘤性或具有肿瘤倾向性的疾病,由源自免疫B细胞系的单克隆浆细胞异常增殖并分泌免疫球蛋白而引起。周围神经髓鞘由多种糖脂和糖蛋白构成,其中鞘糖脂(glycosphingolipids)和髓鞘相关蛋白(myelinsheathassociatedglycoprotein,MAG)被认为是免疫介导的周围神经病的相关抗原。鞘糖脂包括神经节苷脂(GM)和硫酸糖苷脂,前者根据所含唾液酸数量的不同又可分为GM1、GM2、GD1a、GD1b、GT1B、GQ1b和LM1。第11页,共2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病因后者包括脑硫脂和SGPG(sultate-3-glucuronylparagloboside)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2030年中国水利工程勘察设计市场运营状况与发展潜力分析报告.docx
- 六年级上册数学试题-第一二单元测试卷-苏教版-含答案.docx VIP
- 2024-2025学年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青岛版(2024)教学设计合集.docx
- 牙髓炎临床表现及诊断.ppt VIP
- NBT47021-2012甲型平焊法兰.docx VIP
- 2025年危险品水路运输从业资格考试复习题库资料(浓缩500题).pdf
- 牙髓病和根尖周病的治疗(口腔内科学课件).pptx
- 航空航天与国防科技联合研发中心2025年项目规划报告.docx
- 15j403-1楼梯栏杆图集.pptx VIP
- 水运工程桩基设计规范_JTS-T 147-7-2022.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