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胃癌诊疗指南
胃癌是起源于胃黏膜上皮的恶性肿瘤,其诊疗需遵循规范化流程,结合多学科协作(MDT)制定个体化方案。以下从诊断、分期、治疗及随访管理等核心环节展开详述。
一、诊断流程与评估
胃癌的早期诊断依赖症状识别与精准检查。多数早期胃癌(EGC)无特异性症状,部分患者表现为上腹胀满、隐痛、食欲减退等非典型消化道症状;进展期胃癌可出现规律性上腹痛(餐后加重)、体重下降(3个月内体重减轻>5%)、呕血/黑便、贫血(血红蛋白<110g/L)及腹部包块等。对年龄>40岁、有胃癌家族史、幽门螺杆菌(Hp)感染史、长期高盐饮食或胃息肉/萎缩性胃炎病史的高危人群,应纳入筛查范围。
关键检查方法:
1.胃镜检查:为胃癌诊断的“金标准”。需行白光内镜联合染色内镜(如靛胭脂染色)或电子染色(NBI)观察黏膜形态,重点关注溃疡边缘不规则、黏膜隆起/凹陷伴表面糜烂、皱襞中断等特征。对可疑病灶应取5-6块活检(避开坏死组织,深度达黏膜肌层),标本需标注部位并及时固定。
2.超声内镜(EUS):用于评估肿瘤浸润深度(T分期)及胃周淋巴结转移。EUS下,正常胃壁呈5层结构(高-低-高-低-高回声),肿瘤浸润表现为层次破坏、低回声团块,可准确判断T1(黏膜层/黏膜下层)、T2(固有肌层)、T3(浆膜下层)、T4(浆膜外或邻近器官侵犯)。
3.影像学评估:
-增强CT(三期扫描):用于判断肿瘤侵犯范围、淋巴结转移(短径>8mm)及远处转移(肝、腹膜、卵巢等),推荐作为术前分期的常规检查。
-MRI:对肝转移灶(尤其<1cm)及腹膜转移的敏感度高于CT,适用于CT显示不清时。
-PET-CT:用于评估全身转移(如淋巴结、骨、肺),但对胃原发灶的T分期价值有限,推荐用于疑似转移或疗效评估。
4.病理学与分子检测:
-组织学类型以腺癌为主(占90%以上),包括乳头状腺癌、管状腺癌、黏液腺癌、印戒细胞癌等。印戒细胞癌因侵袭性强、预后差,需特别标注。
-分子检测:所有进展期胃癌需检测HER2(免疫组化2+时行FISH确认)、MSI/MMR(PCR或免疫组化)、PD-L1(CPS评分)及EB病毒(EBER检测)。HER2阳性(IHC3+或FISH+)占15-30%,MSI-H/dMMR约占5-10%,PD-L1CPS≥10者约占20-30%,这些指标直接影响靶向及免疫治疗选择。
二、分期标准
采用AJCC第9版(2023年)TNM分期系统:
-T分期:T1(黏膜层/黏膜下层)、T2(固有肌层)、T3(穿透浆膜下层但未侵犯邻近结构)、T4a(侵犯浆膜)、T4b(侵犯邻近器官)。
-N分期:N0(无淋巴结转移)、N1(1-2枚)、N2(3-6枚)、N3a(7-15枚)、N3b(≥16枚)。
-M分期:M0(无远处转移)、M1(有远处转移,包括腹膜、肝、肺等)。
临床分期(cTNM)基于术前检查,病理分期(pTNM)需结合手术标本及淋巴结清扫结果(至少检出15枚淋巴结)。对cT4b或cM1患者,建议行腹腔镜探查以明确腹膜转移(Lapa分期)。
三、治疗策略
(一)早期胃癌(EGC,T1N0M0)
EGC的5年生存率>90%,治疗以根治性切除为目标,优先选择保留功能的微创方案。
1.内镜治疗:适用于无淋巴结转移风险的病变,需满足:分化型腺癌(管状/乳头状)、直径≤2cm(未合并溃疡)或≤1cm(合并溃疡)、浸润深度≤黏膜下层浅层(SM1,侵犯黏膜下层<500μm)。禁忌证包括:未分化型(印戒细胞癌、低分化腺癌)、直径>2cm(合并溃疡)、浸润深度≥黏膜下层深层(SM2)。
-内镜黏膜切除术(EMR):适用于直径≤2cm的平坦型病变,通过注射抬举后切除。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可完整切除直径>2cm或形态复杂的病变,切缘阳性率<5%,局部复发率<1%。术后需对标本行垂直/水平切缘检测,若切缘阳性或存在SM2浸润,需追加外科手术。
2.外科手术:内镜治疗禁忌或术后切缘阳性者,行根治性手术。术式包括:
-胃部分切除术(胃楔形切除或近端/远端胃切除)联合D1淋巴结清扫(清扫第1站淋巴结,包括贲门右、胃大弯、胃小弯等)。
-全胃切除术:仅适用于多灶性EGC或病变累及胃体广泛区域。
(二)局部进展期胃癌(LAGC,T2-4aN+M0)
LAGC需采用多学科综合治疗,新辅助治疗联合根治性手术为核心策略。
1.新辅助治疗:目标为降期、提高R0切除率(切缘阴性)。适应症:cT3-4a或cN+(无论T分期)。
-化疗方案:首选FLOT方案(多西他赛+奥沙利铂+亚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