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 上册第八单元 词语积累与词语解释学习活动一跟随成语学习中国文化教学设计(表格式).docxVIP

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 上册第八单元 词语积累与词语解释学习活动一跟随成语学习中国文化教学设计(表格式).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25年完美版

2025年完美版

“微言大义”——跟随成语学习中国文化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梳理成语的来源;

2、探究成语中蕴含的丰富的文化信息。

教学重点:学习目标的1、2

教学难点:学习目标的1

教学过程

时间

教学环节

主要师生活动

导入

成语是汉语的“活化石”,不仅在语言层次上吸收了汉语言的各种精华,还以简洁精辟的形式,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大量成语出自传统经典著作,表达着臧否人伦善恶、境界高下的价值观,堪称中华文化的微缩景观。不断积累梳理学过的成语,是语文学习的一项重要

内容。

同学们可以在以往积累的基础上进行梳理整合,对成语的来源、

2025年完美版

类别、特点及保留的古代汉语词汇、语法的特征进行考察,尤其要对其中蕴含的丰富的文化信息进行探究,以更好地理解中华文化、中华

民族精神的来源,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接下来我们就走进成语世界,共同探究成语的文化魅力。

环节一:追

根溯源

要想了解成语的意义,首先得弄清楚成语的起源,我们先看看成

语的来源有哪些。

活动任务一:请同学们从积累的成语中,考察其出处,总结成语

的来源,然后和全班同学交流分享。

学生活动举例

1、神话传说:夸父逐日(《山海经·海外北经》),后羿射日,

女娲补天(《淮南子·览冥训》),精卫填海(《山海经·北山经》)等

表达了古人认识自然、支配自然甚至改造自然的要求,反映出古

人敢于与自然争斗、无私忘我、奋斗不息的精神。

2、寓言故事:狐假虎威(《战国策·楚策一》),刻舟求剑(战国·吕不韦《吕氏春秋·察今》),守株待兔(《韩非子·五蠹》),朝三暮四

(《庄子·齐物论》等

通过小寓言故事表达对社会现象或某些行为的反思。这不仅具有文学的价值,而且具有丰厚的思想内容,中国人许多卓越的见识往往蕴藏在寓言之中,可以说不了解中国的寓言,就不能完整地认识中国文学,也不能完整地认识中国人的思想精华。可以说每一个故事都向我们打开了一扇窗户,从这里能够瞭望到一个新鲜的天地。那里不

仅趣味无穷,还可以领悟无数的世理。

3、历史典故:闻鸡起舞,破釜沉舟,负荆请罪,纸上谈兵,三

顾茅庐等

通过历史故事,祖逖闻鸡起舞,项羽带兵救赵时义无反顾,廉颇负荆请罪,赵括纸上谈兵,诸葛亮三顾茅庐,表现历史人物精神或者

做事态度。

4、文人作品:文质彬彬,升堂入室,不耻下问,任重道远,杯

水车薪,不言而喻,出类拔萃,越俎代庖,薪尽火传,白驹过隙,逃

2025年完美版

之夭夭,锦上添花,中流砥柱,举一反三,门庭若市,世外桃源,青

出于蓝,锲而不舍,沧海一粟等

5、外来文化:想入非非,心花怒放,火中取栗,物竞天择等

6、新生成语:白手起家,分秒必争,变废为宝等

7、人民群众创造的:大海捞针、另起炉灶、三三两两、大刀阔

斧等

古代经典著作是汉语成语的重要来源,越是有名的著作,产生的成语就越多,根据《成语探源词典》统计,出自《诗经》的成语有177条,出自《论语》的成语有173条,出自《孟子》的成语有136条,出自“春秋三传”的成语有255条,出自《庄子》的有161条,出自《史记》的有265条,出自《汉书》的有158条,出自唐诗的有310条,出自宋代诗词的有140条,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在一定程度上也是蕴含在这些成语当中。同学们在学习古代文学作品的时候也可以

对其出现的成语做一整理。

环节二:汲取族魂

“语言文字不仅是一个符号系统,一种认识工具,它更是一个民族认识世界、阐释世界的意义体系和价值体系,是民族文化的载体和结晶”,我们在掌握成语意义的同时,也在不断汲取着成语中蕴含的中华文化、价值观、哲学思想等重要的民族文化养分,下面我们就以几

个角度为例,尝试着探究成语所包含的文化内涵和民族精神。

学生活动二:以小组为单位,从内容方面对已掌握的成语进行分类整理,每组选取一个角度试着探究某一类成语反映的民族精神和文化

内涵,全班交流分享。

关于成语中体现的民族精神举例:

成语:自强不息、卧薪尝胆、朝乾夕惕、励精图治、志士仁人、

当仁不让、杀身成仁、浩然之气、任重道远、死而后已、匹夫有责、

义无反顾、守正不阿、身先士卒等

分析:成语“自强不息”出自《周易·乾》:“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意思是天(即自然)的运动刚强劲健,相应的,君子处事,

也应像天一样,自我力求进步,刚毅坚卓,发奋图强,不可懒惰成性,

2025年完美版

后来这个成语指自觉地努力向上,永不松懈的精神;“卧薪尝胆”出自《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形容人刻苦自励,发奋图强。“朝乾夕惕”“朝乾夕惕”最早系语出《易经》:“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原创文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电子图像处理技能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4月20日上传了电子图像处理技能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