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2025年完美版
2025年完美版
《过秦论》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归纳掌握“瓮、绳、而、以、度”等词的一词多义,几个古今异义词、三种古汉语特殊句式,逐步提高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
2.品评鉴赏本文广用排比、对偶,极力渲染夸张的特点和从史实对比中引出结论的写作方法,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3.了解作者借古讽今、劝谏汉文帝施仁政在当时历史条件下的进步意义。
教学过程
导入:西汉初期,由于此前百姓经过秦末战争的破坏,社会经济凋敝,百姓大量流亡异乡不能耕作,有些人为生活所迫卖妻鬻子或自卖为奴,战乱使人口锐减,商业萧条,新建立的西汉政权府库虚空,财政困难。阶级矛盾在不断地滋生暗长,统治阶级日益滋长“淫侈之俗”,并横征暴敛,加重人民负担,所以贾谊极力主张行仁政以“安民”,曾多次上疏,评论时政。《过秦论》就是为宣传这种主张而写的,借说秦之过劝汉文帝“安民”。
一、探究解疑
1、文章第五段第六段字词梳理
2思考探究
①、第四段写了陈涉的哪些方面的情况?结果如何?
陈涉的社会地位,才能不足,兵员不多,武器简陋。
结果: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四个方面的对比是本篇的精彩处:秦本身先兴旺后败亡的对比;秦与六国的对比;秦与陈涉的对比;陈涉与六国的对比。几种对比交织在一起,结构自然宏展,气势也就磅礴,论说也就显得分量颇重了。水到渠成地推出智识者的史观――“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③、第五段还写了几组对比,分别是什么?
秦国与秦朝,陈涉与九国,秦国与九国,陈涉与秦朝
④、第五段讲了秦朝灭亡的原因是什么?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小结:叙事铺陈是本篇最大的特点。作者用千字的篇幅,概括了从秦孝公强国秦二世亡国这一百多年来的历史,以整散错杂的句式再现了秦之由盛而衰的全过程,先突写秦孝公吞并六国、独占天下的勃勃雄心以及秦对诸侯各国虎视耽耽、咄咄逼人的气势;次写孝公之后历代秦君辛苦经营所建立的赫赫功业。这些,铺垫了秦的一统天下,又与秦的顷刻覆亡形成鲜明的对比。生动且深刻的叙、议归因了秦的所以兴、所以亡。作者的史观贯穿文章始终。
二、延伸迁移
1、思考:秦的过失主要是“仁义不施”,请从课文中找出秦“仁义不施”的语句,说说秦的过失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相关语句:
(1)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
(2)执敲扑而鞭笞天下。
(3)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
(4)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5)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
(6)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这一史实充分显示出民心向背对治国的重要性。
(2)、本文的写作目的是什么?
本文记叙了秦朝兴亡的过程,揭露了秦始皇的暴虐无道,指出了秦朝灭亡的原因在于“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借古讽今,规劝汉文帝实行仁政。
2、课堂小结
三、拓展阅读
荐读《途经秦始皇墓》
途经秦始皇墓
许诨
龙盘虎踞树层层,势入浮云亦是崩。
一种青山秋草里,路人唯拜汉文陵。
提示:秦始皇统一了中国,推动了经济、文化的发展,但他又是一个暴君,实行专制主义,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受到后人谴责。许诨这首诗抒写了他行经秦始皇墓时的感想。诗人在墓前驻足,目光从墓基转向墓顶,见到的是层层绿树,直上云天。墓仿佛一座山一样,给人“龙盘虎踞”之感。眼前的高坟正象征着秦始皇生前煊赫的声势。“势入浮云亦是崩”,覆亡之迅速与秦始皇在位时不可一世的声势,恰恰形成极富于讽刺性的鲜明对照。一个“崩”字,声如裂帛,宣告了秦皇已死,秦朝已亡,似乎言尽意绝。然而诗人忽一转笔:“一种青山秋草里,路人唯拜汉文陵”,这两句与前两句似断而实连,诗意从“崩”字悄悄引出,不着痕迹地进一步写出了秦始皇形象在后人心目中的彻底崩塌。同样是青山秋草,路人却只向汉文帝陵前参拜。汉文帝的谦和、仁爱与俭仆,同秦始皇的刚愎、凶残与奢靡正好形成强烈的对比。对于仁君和暴君,人们自会做出自己的评判。末句的一个“唯”字,鲜明地指出了这一点。后两句表面看来似乎荡开了笔墨,从秦始皇写到了汉文帝,从诗人自己写到了“路人”,实际上却有形愈松而意愈紧的效果,在轻浅疏淡的笔墨中显示出了厚重的力量。
四、训练操作、反馈矫正
(1)对下列各句中“之”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C)
①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
②当是时也,商君佐之
③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④东割膏腴之地
⑤收天下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教版语文拓展模块 第二单元 阅读与欣赏8《寡人之于国也》教案 (中职专用).docx
- 高教版语文拓展模块 第二单元 阅读与欣赏8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 (中职专用).docx
- 高教版语文拓展模块 第二单元 阅读与欣赏7《鸿门宴》教案 (中职专用).docx
- 高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第三单元9.2 《雨巷》导学案.docx
- 2021—2022学年高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第三单元 9.2《雨巷》教学设计.docx
- 22阿房宫赋 教案 中职语文语文版拓展模块(表格式).docx
- 22《念奴娇 赤壁怀古》教案2 中职语文高教版基础模块下册.doc
- 高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第六单元22.1《雨霖铃》教学设计.docx
- 22《念奴娇 赤壁怀古》教案 中职语文高教版基础模块下册.doc
- 高教版语文拓展模块 第二单元 阅读与欣赏6 《过秦论》教案 (中职专用).docx
- 高教版语文拓展模块 第二单元 阅读与欣赏 7《鸿门宴》教案 (中职专用).docx
- 高教版语文拓展模块 第二单元 阅读与欣赏 7《鸿门宴》教案 (中职专用).docx
- 高教版语文拓展模块 第二单元 阅读与欣赏 7《鸿门宴》教案 (中职专用).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