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屈原列传 教案 中职语文语文版拓展模块.docxVIP

7屈原列传 教案 中职语文语文版拓展模块.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25年完美版

2025年完美版

《屈原列传》

教学目标:

梳理文本内容,概括屈原的人生经历。

通过对文章内容的品读,感受屈原强烈的爱国精神和志行高洁、刚正不阿的品德。

教学难点:

立足于文本,使学生从文中找出屈原“志”的体现,并总结其内涵。

教材分析

《屈原列传》是节选部分,内容相对较长,但是文中叙事部分较多,故事性较强,议论部分内容较少,这样的内容编排相对减轻了学生的理解文本的难度,抓住核心就能串起文本内容,所以教材理解难度在第3、9段议论部分。

学情分析:

在《屈原列传》之前,我们学习过《离骚》《渔父》篇目,学生对于屈原有一定的认知基础,对他的品格和思想有了解,所以,阅读起来这篇文章会顺畅一些,但是想要提升一个层次也会很困难,需要对议论部分精读细品,然后感受。

教学过程:

导入

李白《江上吟》中有云“屈平词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这句话意思是说屈原的诗词歌赋代代流传,如同日月般熠熠生辉,楚王建造的水榭楼台却都已经零落倾颓,成为遗迹荒丘。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为何屈原的作品会流芳百世?到底作品中寄予了他什么样的情感和志向。

文本解读

朗读课文,用几个字概括一下屈原的人生经历,和楚国的命运有什么关系?为何要把自己的命运紧紧地和楚国绑在一起?

人生经历:任——疏——黜——迁——沉

楚国命运:被骗——被袭——(楚怀王)客死——灭亡

原因:“楚之同姓也”,同宗,不能背叛自己的国家和先人

那么,作者司马迁对于这种情况有什么感慨?

再读最后一段,品味司马迁赞词。

太史公曰:“余读《离骚》、《天问》、《招魂》、《哀郢》,悲其志。适长沙,过屈原所自沉渊,未尝不垂涕,想见其为人。及见贾生吊之,又怪屈原以彼其材游诸侯,何国不容,而自令若是!读《鵩鸟赋》,同死生,轻去就,又爽然自失矣。

(1)屈原为了自己的“志”都做了什么?

1段:入则与王图议国事……出则接遇宾客……

5段:何不杀张仪?

7段:劝怀王勿赴秦

9段:虽放流,心系怀王,存君兴国

11段:自沉汨罗江

(2)总结屈原的“志”具体是什么?

忠君爱国之情

富强祖国之志

宁死不从俗之品格

(3)通过以上的分析给我们展现了一个什么样的屈原形象?或者屈原打动你的是什么?(这个问题通过重点段来窥探屈原高尚的灵魂,抓住重点品味人物。)

=1\*GB3①第3段中,他敢于同邪恶势力抗争而绝不与之妥协,他敢于“嫉”恨那些佞臣,而且敢于“刺”责那听信谗言,不辨忠奸的昏君。一“疾”一“怨”一“刺”一“嫉”便是他刚正不阿精神的突出表现。

=2\*GB3②第9段中,屈原见放却仍“眷顾楚国,心系怀王”,处江湖之远,依然忧心祖国。虽怀王“终不悟”,但他的“存君兴国”之志从未泯灭。他却无论是否在其位都要谋其政,不管穷达都要兼济天下,“位卑未敢忘忧国”,他的爱国之心既不会因为个人荣辱而动摇,也不会随着楚国的治乱而改变,对祖国的一片忠心是屈原傲骨的精髓。

=3\*GB3③第11段中,屈原行吟泽畔,吟的是其“志”,他为其“志”而“颜色憔悴,形容枯槁”的颓废外表下仍透露出一种对精神追求的执着。

(4)所以,司马迁面对着这种情况是及其“悲”,具体悲什么呢?

悲的是屈原的爱国之志不能实现

悲屈原宁死不与奸佞同流合污的志气不被楚王理解

(5)拓展:《离骚》中屈原“志”的体现和做法

香草美人:对一系列美好品德的追求和坚持

美政理想:明君贤相的政治构成

来吾道夫先路:甘愿为楚国闯出一条光明大道

(三)齐读3、9、11段,再次体会屈原伟大的志向和光辉的人物形象。

爱国、正直、宁死不从俗是他品格的基本特征,也是我们所说的屈原之“志”。

课堂小结

屈原就像是一个殉道者的形象,这个“道”就是理想和信仰,就是祖国和人民,就是人格的神圣和精神的纯净。面对这样一位伟大的人物,我们需要做的就是赏其诗、悲其志、推其行。

课后作业

背诵第3段和文中重点字词

板书设计

忠君爱国之情

志 富强祖国之志悲

宁死不从俗之品格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原创文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电子图像处理技能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4月20日上传了电子图像处理技能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