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琵琶行(并序)》课件+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上册.pptxVIP

【高中语文+】《琵琶行(并序)》课件+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上册.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白居易;学习目标

1、理解诗歌内容,把握诗人的情感变化。(重点)

2、掌握诗歌表达技巧,欣赏描写音乐的语言艺术。(重点)

3、比较白居易和琵琶女两人身世的相似性,体会“同是天涯沦落人”的内涵。(难点)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山西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现实主义创作理论。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

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①早年热心济世,强调诗歌的政治功能,并力求通俗,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现实主义创作理论。长篇叙事诗《长恨歌》《琵琶行》则代表他艺术上的最高成就。其诗语言通俗易懂,相传老妪也能听懂。

②中年在官场中受了挫折,因而意志消沉。“宦途自此心长别,世事从今口不开”,创作成就大不如前。

③晚年寄情山水。著有《白氏长庆集》七十一卷。是唐代继杜甫以后又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长安米贵,居大不易”

贞元三年,十六岁的白居易从江南来到京都长安,带着自己的诗稿去拜会名士顾况。顾况看到诗稿上“白居易”的名字,便开玩笑说:“长安米贵,居大不易!”等到翻看诗稿,读到“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赋得古原草送别》)的句子时,马上连声叫好,并说:“有才如此,居亦易矣!”后来,顾况经常向别人谈起白居易的诗才,盛加夸赞,白居易的诗名就传开了。;;《琵琶行》创作于元和十一年(816)。

白居易任谏官时,直言敢谏,同情民间疾苦,写了大量的讽喻诗,触怒了唐宪宗,得罪了权贵。元和十年,宰相武元衡被藩镇李师道派人刺杀。白居易情急之中上疏请捕刺客,触犯了权贵的利益,被指责越职奏事,贬为江州刺史;又进而诬陷他作《赏花》《新井》诗“甚伤名教”,再贬江州司马。江州当时被看成是“蛮瘴之地”,加之州司马虽然名义上是刺史的佐史,实际上是一种闲散职务,这种“天涯沦落”使他更加近距离的了解到了下层百姓生活之苦。;;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明年秋,送客湓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遂命酒,使快弹数曲。曲罢悯然,自叙少小时欢乐事,今漂沦////憔悴,转徙于江湖间。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1)思考:小序交代了哪些内容?;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互文,也叫互辞,古诗文中的常用修辞方法。古文中对它的解释是:参互成文,合而见义。具体地说:上下两句或一句话中的两个部分,看似各说两件事,实则是互相呼应,互相阐发,互相补充,来表达一个完整句子意思。

这类句子文字上只交代一方,而意义彼此互见。理解时,要瞻前顾后,不能偏向哪一方。

互文一般有四种类型(常见的有两种)。

(1)单句互文,即在同一句子中前后两个词语在意义上相互交错、渗透、补充。如:

①烟笼寒水月笼沙。(杜牧《泊秦淮》)

应理解为:烟月雾笼罩着寒水也笼罩着沙

②秦时明月汉时关。(王昌龄《出塞》)

是秦汉时的明月和秦汉时的边关。;(2)对句互文,就是对(下)句中含有出(上)句已经出现的词,出(上)句里含有对(下)句将要出现的词,对句出句的意义相互补充说明。例如:

①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木兰辞》又名《木兰诗》)

这也是一个互文句,完整的句子是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这一句写出了木兰从军十二年(古文中,数字一般为虚数,所以不一定是十二年)后凯旋时看到旧物的那种久违重见时的喜悦与激动。

②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木兰辞》又名《木兰诗》)

意指当窗、对镜理云鬓帖花黄。

(3)排句互文,是说这种互文的句子在两句以上,而且是互相渗透互相补充,来表达完整意思。例如:

《木兰辞》中的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xftxxy508915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我是一个从事多年中学语文教学的教师。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4月24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