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阅读《大学之道》《次苏子瞻先后事》含答案译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一)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
《大学之道》
(二)
苏子瞻,智慧夙成。喜读书,手抄经史,皆一通。每一书成,辄变一体,书法遂工。髫年,便有论著。父明允,大以为佳。
年二十,侍明允,偕弟子由至成都,谒张安道。安道倾注甚,致书欧阳永叔。永叔见明允及子瞻、子由文,甚喜,极力推挽,声名大起。明允卒后,子瞻判官告院,与王介甫议论不合,出为杭伴。于时兄弟散于宦途,离合之感,从此始矣。
仕杭三年不调。改知彭城,约子由会于澶濮之间,相携至彭城,宿逍遥堂。时兄弟一别,遂已七年。子由念风雨联床之约,不胜离合之感。子瞻则谓宦游相别之日浅,而异时退休想从之日长,无容凄怆也。然而乡思益深矣。子由留百余日而去。
移知湖州,是年,言事者以到任谢表为谤,并摭生平诗辞,以为怨望。遣中使追摄赴诏狱有司移各州取所留诗杭州供数百首名曰“诗帐”就逮台狱,子瞻知不免,因自叹曰:“命途舛薄,遭此茶苦,我死易耳,乃竟不得一见吾子由乎!”因赋二诗托狱卒遗子由,狱吏不敢隐,遂以上。上见而怜之,自此一意宽释。会以曹太后泣问故,上意益解。于是黄州之命下矣。
哲宗立,子瞻以礼部郎召还,子由相继为侍从,弟兄聚首,友朋凑集,文酒赏逅,雅道大振。而元丰诸臣章惇辈亦会于朝。子由疏其奸恶,惇大怒。于是子瞻贬岭外,子由贬筠,苏门四学士亦相继尽去。当事者犹谓罪大罚轻,复谪子瞻至儋州,子由至雷州,了不相闻。元符三年,子瞻北还中原,子由亦由雷还许。初,子瞻已定居阳羡,子由有书来促归许。念老境庶几,不欲做两处,遂决计从江溯汴,于陈留陆行至许。会舟中皆伏暑,又念子由近亦穷用,不忍累之。遂复归阳羡,还旧寓。未几,疾甚,数日而终。子由闻之,伤悼不欲生。
(节选自袁中道《次苏子瞻先后事》)
9.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遣中使追摄/赴诏狱/有司移各州取所留诗/杭州供数百首/名曰“诗帐”
B.遣中使追摄/赴诏狱/有司移各州取所/留诗杭州/供数百首/名曰“诗帐”
C.遣中使追摄/赴诏狱有司/移各州取所/留诗杭州/供数百首/名曰“诗帐”
D.遣中使追摄/赴诏狱有司/移各州取所留诗/杭州供数百首/名曰“诗帐”
10.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格物:格物是一个汉语词语,意思是认识、研究、探究万物的规律。格物致知,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一个重要概念,是儒家专门研究“物之理”的学问。
B.庶人:泛指无官爵的平民;百姓。周代居住在国中(城内)及国郊的人称为国人,国人也就是庶人。
C.髫年,指幼童时期,与陶渊明《桃花源记》中“黄发垂髫”中的“垂髫”含义相同。
D.子由,即苏轼的弟弟苏辙的字。字又称表字,古代男子二十岁举行加冠礼时取字,女子一般十五岁及笄取字。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苏子瞻对自己亲手抄写的经史书籍皆明了谙熟,并在抄写过程中成就了高超的书法技艺,其著作得到父亲的高度赞赏。
B.苏子瞻因与王介甫政见不合而离开京城出任杭州通判,七年后才得以和苏子由再次相会,兄弟二人互相倾诉离别之悲。
C.苏子瞻、苏子由及苏门四学士遭受了严酷的政治迫害,直接原因是苏子由上奏章揭发了元丰诸臣章惇等的奸恶事实。
D.苏子由晚年在许州写信催促苏子瞻到许州养老,但因种种原因,苏子瞻最终没有到许州,再次返居阳羡,不久不幸病逝。
1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②言事者以到任谢表为谤,并摭生平诗辞,以为怨望。
13.苏子瞻遭遇“诗账”事件,被捕入狱后,因何原因被释放?请简要分析。
【答案】9.A10.B11.B12.①大学的宗旨在于彰明美德,在于亲近爱抚民众,在于达到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
②议论朝政的人认为(子瞻)到任谢表目的是毁谤皇帝,同时摘录了(子瞻)平时写的诗词,认为(他对皇帝)心怀不满。13.①苏子瞻遭遇“诗账”事件,写了两首诗,托狱卒交给苏子由。
②狱卒将诗交给了皇上,皇上对苏子瞻非常怜惜。
③恰逢太后询问求情,就释放了。
【解析】9.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阅读《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孟轲论》含答案译文.docx
- 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阅读《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含答案译文.docx
- 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阅读《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汉书李广苏建传》含参考答案译文.docx
- 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阅读《苏武传(节选)》含答案解析译文.docx
- 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阅读《五石之瓠》《大学之道》含参考答案译文.docx
- 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阅读《五石之瓠》《大学之道》含答案译文.docx
- 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阅读《五石之瓠》《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含答案译文.docx
- 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阅读《五石之瓠》含参考答案译文.docx
- 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阅读《五石之瓠》含答案译文.docx
- 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阅读《大学之道》《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含答案译文.doc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