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北京汇文中学教育集团高三年级第一学期阶段测试(二)
语文
2025.10
一、本大题共5小题,共18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5题。
材料一
二十世纪中叶以来,生产、科技与社会生活的迅速发展,使人们意识到学科交叉融合与文理相互渗透的必要。文学研究中出现了对于自然科学集体性、自觉化、大规模的借鉴与运用,其中数学占据了重要地位。但因不甚明了数学思想的产生背景与实际意义,也不清楚其运用的具体条件,在引入数学方法解决文学研究的实际问题时没有获得理想的效果,因而,将自然科学研究方法引入文学研究的尝试一度被否定。
其实,无论文学研究还是自然科学研究,都以掌握客观世界中事物或现象发展变化的规律与特点为目的,必然存在着一定的共通性。不少数学分支学科的思想方法有助于文学研究的推进,如在大量无规则运动中发现规律的概率论,可以发现并用数字刻画作家自己也未必意识到的写作特征,为对作者的考证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当今,学科交叉、文理渗透无疑是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方向,但不少文学研究者不习惯于此,也缺乏借鉴自然科学思想方法的训练与能力,所以沿袭原有思路。季羡林曾建议:“为了能适应二十一世纪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需要,我劝文科的同学多学习点理科的内容。”这是从根本上改变群体思维方式的重要途径,而只有实践的成功,才能使人意识到借鉴数学及其他自然科学思想方法的必要性与有效性。
(取材于陈大康的文章)
材料二
过去,研究者习惯用史料来描述文学史的高峰状态,而在当今大数据时代,我们可尝试用大数据来显示和验证,并透视数据背后的文学史意义。
唐代是中国诗歌史上的第一座高峰。据统计,东汉到隋末、诗人共有六百多位,诗歌总共五千余首,而唐代,诗人有三千多位,作品数量达五万多首。宋代诗人诗作的数量超越唐代而达到新高度,诗人九千多位,诗作二十五万余首。从个体诗人来看,白居易名列唐诗作品量的榜首,诗作近三千,杜甫和李白紧随其后。宋诗的篇数,则由陆游称雄,其次是刘克庄和杨万里。根据综合影响指数排名,唐代诗人影响力第一的是杜甫,其次为李白、王维,而作品量居第一的白居易,影响力排在十名之外。高居宋诗影响力榜首的是苏轼,作品量雄居榜首的陆游紧随其后。
通过量化分析,可对唐宋诗语言层面的特征细把握。对《全唐诗》《全宋讨》进行词频统计,唐诗里写景语汇居前列,如排名第7的“白云”与第11的“明月”,虽只是词汇片段,唐人气象俨然可见,而这两个意象在宋诗中分别降至19与23位。宋诗中“平生”(第3位)、“人间”(第8位)等哲思人生的词汇排位较唐代(分别居于第30、13位)有上升。值得玩味的是,宋人虽崇尚自守慎独、内求于心的理学,诗中却不乏唐人所极少写到的“功名”(第36位)、“富贵”(第78位),而唐诗中常见的“惆怅”(第15位)、“相思”(第22位)等词汇在宋诗中跌出了前一百位。
传统古典文学研究中的结论多通过个人有限阅读过程中的观察、思索、领悟等方式获得,这类方式往往具有一定的主观性乃至先验色彩。大数据的汇聚和计算分析方法的运用,能够使既出人意表又不偏不倚的结论“自动涌现”。随着统计数据的累积、叠加和映射,古籍和传统文化研究一定能够焕发出更多生机和活力。
(取材于王兆鹏、刘石的文章)
材料三
对人文学者而言,仅有一些现成的数字人文工具是不够的。一些看似好用的工具,比如词频统计、词云可视化等,由于开发时并未针对具体研究对象的特点而设计,往往对深入剖析文本特征的帮助不大。数字人文的深度发展,必须充分考虑人文学者的需求,将人文研究的经验融入数学建模的实施过程,使数字人文成为一种能体现研究者个性的研究方法。
由于不同学者对文本细读的角度与需求不同,在开发数字人文工具时,要让更多与文本相关的因素被计算机学习与测量,同时尽量用简单而有效的建模过程代替硬件算力的比拼。现阶段应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开展数字人文研究时,往往采用“机器学习”来实现。为了达到更好的效果,机器学习模型更依赖人工对模型算法的参数、特征以及训练数据等进行反复调试,而这一过程正是研究者参与文本分析的过程。
应用自然语言处理方法研究文学问题,起步较早、同时也最知名的是对《红楼梦》前八十回与后四十回在语言风格上的对比研究,类似的实验至今还在进行。研究者在计算机的辅助下,挖掘各种可量化的文本特征,比如高频词、虚词、双音节词等词汇信息、四言句、对仗句等句子信息。应用不同算法建构数学模型,就可以对两部分文本的语言特征加以量化计算,从而判断文本的相似程度。虽然从结论上看,这些实验无非证明了两部分文本的语言风格不同,但是其价值在于用一个经典的问题来验证不同算法、文本特征在风格计算时的可行性。各种行之有效的算法与特征归纳,可以在人文学者的专业背景下催生出更多课题。仅就小说而言,包括《儒林外史》在内的不少章回小说中都存在部分章回是否为原作的争议。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4年北京八一学校初二(上)期中语文试卷及答案.docx
- 2025年北京市十一学校高三第一次阶段性检测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
- 2025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联考作文讲评:“从零开始”与“坦然于未完成”.docx
- 2025年江苏省淮安市中考语文真题试卷及答案.docx
- 2025年新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常考文学文化常识汇编.docx
- 2026年高考作文备考训练:书影流转,心随人动.docx
- 2026年高考作文备考之二元思辨作文结构示范:先行者捷足先登,后来者弯道超车.docx
- 2026年高考作文备考之议论文“引入句写作”十大技法全解.docx
- 2026年上海市高考作文备考训练之题目解析与范文:人们常为重要的事情而忙碌着,但有时又会感到莫名的空虚。.docx
- 北京大学附属中学预科部2025-2026学年高三10月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
- 海南省文昌市文昌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三10月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
- 河北省承德市五校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联考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
- 河北省衡水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检测二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
- 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26届高三10月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
- 江苏省连云港市高级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三10月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
- 秦皇岛市第一中学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高三10月月考语文试卷及答案.docx
- 山东省百校大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
- 上海市崇明区九校联考(五四制)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
- 四川师大附中2025-2026学年高一10月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
- 泰安一中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学情检测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
最近下载
- 部编版高中语文教材【人文主题+学习任务群】梳理与解读.docx VIP
- 2025年朝花夕拾考试题和答案.docx
- 部编版高中语文教材【人文主题+学习任务群】梳理与解读.docx VIP
- 北邮社《物联网技术实训项目教程-基于蓝牙4.0》教学课件-NO2.ppt VIP
- 9 天上有颗“南仁东星”课件(共30张PPT)2025-2026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pptx VIP
- 北邮社《物联网技术实训项目教程-基于蓝牙4.0》教学课件-NO1.ppt VIP
- 《经典摄影构图教程》全套课件(完整版).ppt
- 北邮社《物联网技术实训项目教程-基于蓝牙4.0》教学课件-NO7.ppt VIP
- 初中物理光的折射导学案.doc VIP
- 北邮社《物联网技术实训项目教程-基于蓝牙4.0》教学课件-NO6.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