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骨伤科常见病及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
骨伤科疾病多因外伤、劳损、外感六淫或内伤脏腑所致,以筋骨损伤、关节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中医在骨伤科疾病防治中强调“整体观念”“辨证论治”,注重“动静结合”“筋骨并重”,通过内外治法结合、康复调护协同,形成了特色鲜明的诊疗体系。以下从常见骨伤科疾病的中医诊疗方案展开详述。
一、骨折
诊断要点:有明确外伤史(如跌倒、撞击、高处坠落),局部表现为疼痛、肿胀、畸形(缩短、成角、旋转)、异常活动及骨擦音(感),严重者可伴开放性伤口或神经血管损伤。影像学检查(X线正侧位、CT三维重建)可明确骨折类型(横形、斜形、螺旋形、粉碎性)、移位方向及是否合并关节面损伤。
辨证分型与内治法
1.气滞血瘀证(早期,伤后1-2周):局部肿胀疼痛剧烈,皮肤瘀斑,舌质紫暗,苔薄白,脉弦涩。治以活血化瘀、行气止痛,方选复元活血汤(柴胡15g、天花粉10g、当归10g、红花6g、甘草6g、穿山甲6g、大黄10g、桃仁10g),若肿胀甚者加泽泻10g、茯苓15g;疼痛明显者加乳香6g、没药6g。
2.营血不调证(中期,伤后3-4周):肿胀消退,疼痛减轻,骨折端初步连接,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缓。治以和营生新、接骨续筋,方选接骨紫金丹(当归12g、赤芍10g、乳香6g、没药6g、骨碎补15g、自然铜10g(先煎)、续断15g、土鳖虫6g),可加黄芪20g、白术10g以健脾益气。
3.肝肾不足证(后期,伤后5周以上):骨折愈合缓慢,腰膝酸软,头晕耳鸣,舌淡,苔白,脉细弱。治以补益肝肾、强筋壮骨,方选补肾壮筋汤(熟地黄15g、山茱萸10g、茯苓15g、续断15g、杜仲12g、牛膝12g、五加皮10g、青皮6g),若畏寒肢冷者加附子6g(先煎)、肉桂3g;五心烦热者加知母10g、黄柏10g。
外治法
-手法复位与固定:遵循“欲合先离,离而复合”原则,通过拔伸、旋转、端提、捺正等手法纠正移位,复位后采用小夹板(超关节固定或局部固定)或石膏托外固定,维持骨折端稳定。固定期间需定期检查松紧度,避免压疮或血运障碍。
-中药外敷:早期用消瘀止痛膏(大黄、栀子、木瓜、蒲公英、姜黄等研末,凡士林调敷),每日1次,消肿止痛;中期用接骨续筋膏(自然铜、骨碎补、续断、土鳖虫等),促进骨痂生长;后期用温经通络膏(当归、川芎、桂枝、细辛等),缓解关节僵硬。
-中药熏洗:后期拆除固定后,用海桐皮汤(海桐皮15g、透骨草15g、乳香6g、没药6g、当归10g、川椒10g、川芎10g、红花6g、威灵仙15g、甘草6g)煎煮后熏蒸、淋洗患处,每日2次,每次20分钟,温经散寒、活血通络。
康复治疗
-早期(1-2周):以促进血液循环、防止肌肉萎缩为重点,指导患者进行固定部位远端关节(如前臂骨折行手指屈伸)及未固定关节(如下肢骨折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的主动活动,每日3-4组,每组10-15次。
-中期(3-4周):骨折端初步稳定后,逐步增加关节活动范围,如上肢骨折行肩、肘关节的被动旋转、屈伸,下肢骨折在拐杖辅助下部分负重行走,每次10-15分钟,每日2次。
-后期(5周以上):骨折临床愈合后,加强功能锻炼,如上肢行握力器训练、下肢行深蹲练习,配合推拿手法(滚法、按揉法)松解粘连,恢复关节功能。
二、关节脱位
诊断要点:多有外伤史(如跌倒时手掌撑地致肩关节脱位、高处坠落致髋关节脱位),局部表现为关节疼痛、肿胀、活动受限,典型体征为关节盂空虚(如肩关节脱位时方肩畸形)、弹性固定(脱位关节保持特定位置,被动活动时有阻力),部分合并神经损伤(如桡神经损伤致垂腕)。X线可明确脱位类型(前脱位、后脱位)及是否合并骨折。
辨证论治
-气滞血瘀证(急性期):脱位后局部肿胀疼痛剧烈,活动不能,舌暗,脉弦。治以活血散瘀、消肿止痛,方选活血止痛汤(当归12g、川芎10g、乳香6g、没药6g、苏木10g、红花6g、地鳖虫6g、三七3g(冲服)、赤芍10g、陈皮6g)。
-气血不足证(恢复期):脱位复位后关节酸软无力,神疲乏力,舌淡,脉细弱。治以益气养血、强筋壮骨,方选八珍汤(党参15g、白术10g、茯苓15g、甘草6g、当归12g、川芎10g、熟地黄15g、白芍10g)加续断15g、桑寄生15g。
特色治疗
-手法复位:遵循“原路返回”原则,如肩关节前脱位采用手牵足蹬法(患者仰卧,术者足抵腋窝,双手牵患肢外展外旋,持续牵引后内收内旋复位);髋关节后脱位采用Allis法(患者仰卧,助手固定骨盆,术者屈髋屈膝90°,向上牵引并旋转患肢复位)。复位后触诊关节盂饱满、活动恢复,X线确认复位成功。
-固定与康复:复位后用三角巾(肩关节)或皮肤牵引(髋关节)固定3-4周,固定期间指导患者进行未固定关节的主动活动(如手指、踝关节)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