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骨关节炎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
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是一种以关节软骨退行性变、软骨下骨重塑及周围软组织炎症反应为特征的慢性进展性关节疾病,好发于膝、髋、手、脊柱等负重或活动频繁的关节。全球约有3亿OA患者,我国40岁以上人群患病率约为46.3%,65岁以上人群超过60%,是导致中老年人残疾的主要原因之一。本病病程长、易反复,单一西医或中医治疗存在局限性,中西医结合诊疗通过优势互补,可有效缓解症状、延缓疾病进展、改善功能状态,已成为当前临床重要策略。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
(一)西医视角
OA的发生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年龄是最明确的危险因素,随着增龄,软骨细胞合成与分解代谢失衡,基质降解酶(如基质金属蛋白酶)活性升高,软骨修复能力下降;肥胖通过增加关节机械负荷及脂肪因子(如瘦素、脂联素)的促炎作用加速软骨破坏;关节创伤或长期过度使用(如运动员、重体力劳动者)可直接损伤软骨表面,触发局部炎症级联反应;遗传因素(如II型胶原基因多态性)影响软骨基质成分,增加易感性;此外,雌激素水平下降(绝经后女性)、肌肉萎缩导致的关节稳定性降低也与发病相关。
病理进程表现为早期软骨表面纤维化、裂隙形成,中期软骨全层缺损,软骨下骨暴露并出现硬化、囊性变,晚期关节边缘骨赘形成,滑膜充血水肿,关节囊增厚,最终导致关节畸形与功能丧失。
(二)中医视角
本病属“骨痹”“痹证”范畴,《黄帝内经》载“病在骨,骨重不可举,骨髓酸痛”。中医认为其核心病机为“本虚标实”:本虚以肝肾不足为主,肝主筋、肾主骨,肝肾亏虚则筋骨失养,髓海不充;标实涉及气血瘀滞、外邪侵袭(风、寒、湿、热)。久立伤骨、久坐伤肉或跌仆闪挫可致局部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外感风寒湿邪闭阻经络,或素体湿热内蕴,复感外邪化热,均可加重关节肿胀疼痛。病程日久,痰瘀互结,深入骨络,形成“骨痿”“骨蚀”。
二、临床表现与辅助检查
(一)临床表现
1.症状:主要为关节疼痛(活动后加重,休息缓解,晚期静息痛)、晨僵(一般30分钟)、活动受限(关节僵硬感,上下楼梯或蹲起困难)。部分患者伴关节交锁(游离体卡压)或关节不稳感。
2.体征:关节肿胀(积液或骨赘所致)、压痛(关节间隙或周围韧带附着点)、骨擦音(活动时软骨摩擦音)、关节畸形(膝内/外翻、手指Heberden结节),晚期可出现肌肉萎缩(股四头肌最常见)。
(二)辅助检查
1.影像学检查:X线是诊断金标准,典型表现为关节间隙变窄(非对称性)、软骨下骨硬化、囊性变、骨赘形成,按Kellgren-Lawrence分级分为0-4级(0级:正常;1级:可疑骨赘;2级:明确骨赘,间隙正常;3级:骨赘+间隙变窄;4级:严重间隙消失,骨硬化)。MRI可早期显示软骨损伤(T2加权像信号异常)、骨髓水肿、滑膜增生及半月板损伤,适用于X线阴性但症状明显者。
2.实验室检查:血常规、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多正常或轻度升高(与炎症活动相关),类风湿因子(RF)、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CCP)阴性(用于鉴别类风湿关节炎)。关节液检查可见淡黄色、黏稠度降低,白细胞计数2000/μL(以单核细胞为主)。
三、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诊断标准
参照2023年美国风湿病学会(ACR)膝OA诊断标准(临床+影像):①近1个月大多数时间有膝关节疼痛;②X线示骨赘形成;③关节液检查符合OA;④年龄≥40岁;⑤晨僵30分钟;⑥活动时有骨擦音。满足①+②或①+③+⑤+⑥或①+④+⑤+⑥可诊断。
(二)鉴别诊断
需与类风湿关节炎(对称性多关节肿痛,RF、抗CCP阳性,晨僵1小时)、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单关节红肿热痛,血尿酸升高,关节液见尿酸盐结晶)、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及脊柱受累,HLA-B27阳性)等鉴别。
四、西医治疗
(一)非药物治疗
1.患者教育:告知疾病特点、进展规律及自我管理方法,缓解焦虑情绪。
2.体重管理:体重指数(BMI)每降低1,膝关节负荷减少4kg,建议BMI控制在18.5-24.9。
3.运动疗法:推荐低强度有氧运动(如游泳、散步)、关节周围肌肉力量训练(股四头肌等长收缩:坐位伸膝,踝部绑1-2kg沙袋,保持5秒,重复20次/组,3组/日)、平衡训练(单腿站立),避免爬山、爬楼梯等负重运动。
4.物理治疗:热疗(蜡疗、红外线)促进血液循环,冷疗(冰袋外敷10-15分钟)缓解急性肿胀,超声波(1-3MHz,0.5-1.5W/cm2)可减轻炎症、改善软骨代谢。
(二)药物治疗
1.镇痛药物:①非甾体抗炎药(NSAIDs):首选选择性环氧化酶-2(COX-2)抑制剂(如塞来昔布200mg/日),胃肠道风险高者加用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20mg/日);②对乙酰氨基酚(≤4g/日)用于轻中度疼痛,肝肾功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