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口腔临床技术操作规范
口腔临床技术操作需遵循严格的医学规范与生物力学原则,以确保治疗安全性、有效性及长期稳定性。以下从检查与诊断、牙体牙髓病治疗、牙周病治疗、口腔修复、儿童口腔治疗、口腔种植等核心领域,系统阐述具体操作流程与质量控制要点。
一、检查与诊断操作规范
(一)病史采集
需详细记录主诉、现病史、既往史、过敏史及全身健康状况。主诉应明确患者主要症状(如“右下后牙疼痛3天”),现病史需追踪症状起始时间、性质(自发痛/激发痛)、加重或缓解因素(冷热刺激/咬合痛)及已采取的治疗措施。既往史重点关注口腔治疗史(如根管治疗、修复体)、系统性疾病(糖尿病、心脏病)及出血倾向(长期服用抗凝药物),过敏史需明确具体药物(如青霉素、局部麻醉剂)及反应类型(皮疹/休克)。
(二)临床检查
1.视诊:观察牙体颜色(正常为乳白色或淡黄色,龋病呈黑褐色,牙髓坏死呈暗灰色)、形态(是否有龋洞、隐裂、磨损)、排列(是否拥挤、错位);牙龈色泽(正常为粉红色,炎症时鲜红或暗红)、形态(边缘菲薄或肿胀)、质地(坚韧或松软);口腔黏膜是否存在溃疡、白斑或异常增生。
2.探诊:使用牙科探针(如CPI探针、尖头探针)以20-25g压力轻柔探查牙面,龋病检查需明确洞深、是否穿髓;牙周探诊需记录牙周袋深度(正常≤3mm)、探诊出血(BOP)及根面牙石分布。操作时需注意探针与牙体长轴平行,避免垂直加压损伤牙周组织。
3.叩诊:用金属器械(如口镜柄)轻叩牙冠颊(舌)面,垂直叩诊评估根尖周状况(正常无不适,炎症时疼痛),水平叩诊检查牙周膜损伤(侧方受力痛提示牙周炎或根折)。叩诊力度需由轻到重,避免引起患者不必要的疼痛。
4.扪诊:手指触摸牙龈缘及根尖区,感知是否有肿胀、压痛或波动感(提示脓肿形成);触诊颞下颌关节区,检查开口度(正常3.7-4.5cm)、开口型(正常为“↓”,偏斜提示关节紊乱)及弹响。
5.松动度检查:用镊子夹持前牙切端或后牙颌面,向颊舌向及近远中向摇动,Ⅰ度松动(松动度≤1mm)、Ⅱ度(1-2mm)、Ⅲ度(>2mm),结合X线片评估牙槽骨吸收程度(正常骨高度达釉牙骨质界根方1-2mm,吸收超过根长1/2提示预后不良)。
(三)辅助检查
1.X线检查:根尖片需确保胶片与牙体长轴平行,X线中心线与牙体长轴及胶片夹角的分角线垂直,避免影像失真。观察内容包括龋损深度(是否接近髓腔)、根管数目及形态(如C形根管、额外根管)、根尖周透射区大小(正常无低密度影,炎症时可见边界清晰或模糊的透射影)、牙槽骨吸收类型(水平型/垂直型)。
2.CBCT(锥形束CT):适用于复杂根管(如根管钙化、根折)、埋伏牙定位、种植骨量评估等。扫描范围需覆盖目标区域,层厚≤0.2mm以保证分辨率。读取时重点观察根管三维走向、骨缺损类型(垂直骨缺损需测量骨壁厚度)及邻牙关系(种植体与下颌神经管距离需≥2mm)。
3.实验室检查:怀疑全身疾病相关口腔表现(如糖尿病性牙周炎)时,需检测空腹血糖;出血倾向患者需查凝血功能(如PT、APTT);怀疑感染扩散(如间隙感染)时检测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升高提示感染)。
二、牙体牙髓病治疗操作规范
(一)龋病充填治疗
1.洞型制备:遵循G.V.Black分类,Ⅰ类洞(窝沟)需去除无基釉,制备底平壁直的盒状洞型;Ⅱ类洞(邻面)需扩展至自洁区,龈壁位于釉牙骨质界冠方,轴髓线角圆钝以减少应力集中。固位形通过倒凹(深度0.2mm)或鸠尾(宽度为颌面宽度的1/3-1/2)实现,抗力形要求洞底与牙体长轴垂直,洞缘釉质壁作45°短斜面(宽度0.5mm)以增强复合树脂固位。
2.隔湿与消毒:使用棉卷隔湿时需放置于患牙颊舌侧,唾液腺导管开口处(如腮腺导管开口对应上颌第二磨牙颊侧)额外放置棉卷;复杂病例需使用橡皮障,选择合适的障夹(如后牙用29号夹),障膜剪孔直径略小于牙颈部,确保边缘密合。消毒用75%酒精或0.2%氯己定棉球轻拭洞壁,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药物(如甲醛甲酚)以防牙髓损伤。
3.垫底与充填:深龋近髓时需先垫氢氧化钙(厚度0.5mm)作为护髓剂,再垫玻璃离子(厚度1-2mm)提供机械保护;中龋可直接使用流动树脂或玻璃离子垫底。复合树脂充填需分层固化(每层厚度≤2mm),前牙选A2/A3色号,后牙选遮色性强的材料(如后牙专用树脂)。光照时间20-40秒(LED灯),确保固化深度。邻面充填需使用成形片(金属或塑料)及楔子(木楔或硅橡胶楔)恢复接触点,避免食物嵌塞。
4.抛光与调合:使用精细抛光碟(由粗到细)沿牙体长轴方向抛光,消除表面粗糙;调合时用咬合纸(红/蓝)检查早接触点(前伸咬合时仅前牙接触,侧方咬合时工作侧接触),磨改应遵循“少量多次”原则,避免过度磨除牙体组织。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