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虚词第01组:之、而、以、其、于(答案版).docxVIP

初中虚词第01组:之、而、以、其、于(答案版).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4/NUMPAGES5

?

初中10虚词

初中10虚词小纸条滚动训练1

课内教材衔接训练

课内教材衔接训练

虚词:之

①第三人称代词。

【例】明日徐公来。熟视之,自以为不如()((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

②指示代词,“这”“这件事”“这样”“那样”

【例】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范仲淹)

③助词,相当于“的”

【例】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三峡》·那道元)

④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

【例】例]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铭》·刘禹锡)

⑤助词,用于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性,不译

【例】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富贵不能淫》)

⑥助词,在句末只起调节音节的作用

【例】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十二章)

⑦定语后置的标志,不译

【例】马之干里者,一食或栗一石。()(《马说》·韩愈)

初中

初中10虚词小纸条滚动训练2

虚词故事助记虚词:之

虚词故事助记

虚词:之

南山有隐者,樵夫皆称之(第三人称代词)怪叟。每值春冬之(助词“的”)时,必持锄理径。客诘之:“草木之(取消句子独立性)生,不过荣枯,君何独耽于此?”老者抚笋而笑:“此中真趣,但恨世人不知之(指示代词“这”)耳!昔闻‘何陋之(宾语前置标志)有’,今乃得之。”

曾有西域骏马经此,马之(定语后置标志)千里者,见碧浪接天,顿辔长嘶。童子慕之(调节音节),朝暮咏歌其侧。

他日郡守造访,见竹海翻澜,叹曰:“素闻君子之德,今见之(指示代词“这样”),始信不虚。”老者倚杖不答,唯闻风过琅玕之声。

?

初中10虚词

初中10虚词小纸条滚动训练3

课内教材衔接训练

课内教材衔接训练

虚词:而

①连词,表顺承,相当于“就”“才”

【例】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十二章)

②连词,表并列,相当于“和”“与”

【例】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论语》十二章)

与之论辨,言和而色夷。()(《送东阳马生序》·宋濂)

③连词,表方式或状态,可不译

【例】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鱼我所欲也》·《孟子》)

④连词,表转折,相当于“却”“但是”

【例】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马说》·韩愈)

⑤表示“不久”“一会儿”

【例】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周亚夫军细柳》·司马迁)

初中

初中10虚词小纸条滚动训练4

虚词故事助记

虚词故事助记

虚词:而

书生晨起研墨,展纸而(表顺承)书。初觉滞涩,已而(不久)渐入佳境。

忽有客至,见其字评曰:“形佳而(表转折)神不足。”书生愠而问:“君亦善书乎?”客笑而(表方式)不答,径取狼毫。但见其挥洒自如,浓淡相宜而(表并列)气韵生动。

书生观而(表顺承)愧服,揖而(表方式)请益。客曰:“用心一,久练而(表顺承)通神。”言毕去,唯余满室墨香。

初中10虚词小纸条滚动训练5?

初中10虚词小纸条滚动训练5

课内教材衔接训练

课内教材衔接训练

虚词:以

①依靠,凭借

【例】翁曰:“以我酌油知之。”()(《卖油翁》·欧阳修)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

=2\*GB3②拿,用,把

【例】以是人多以书假余。?()(《送东阳马生序》宋濂)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出师表》·诸葛亮)

③按照,依照

【例】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马说》·韩愈)

=4\*GB3④因为、因此

【例】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岳阳楼记》·范仲淹)

=5\*GB3⑤认为

【例】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谦》·《战国策》)

⑥表示结果。

【例】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名。()(《出师表》·诸葛亮)

⑦表示后一行动是前一行动的目的,可译为“来”“用来”

【例】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诫子书》·诸葛亮)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范仲淹)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出师表》·诸葛亮)

⑧介绍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可译为“从”“在”

【例】受命以来,风夜忧叹()(《出师表》·诸葛亮)

初中

初中10虚词小纸条滚动训练6

虚词故事助记

虚词故事助记

虚词:以

余以(凭借)竹杖登琅琊山。初以(用)麻绳系履,循溪以(表目的)探幽。樵夫指曰:“此径以(用)青石为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首席职业官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生涯规划师持证人

10年企业营销培训、领导力培训、生产培训经验和数字化转型经历,服务医药、汽车制造和食品行业等500强企业,擅长数据思维、领导力、职业规划等课程讲授。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5年06月03日上传了生涯规划师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