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5年全国各地中考语文古诗文阅读(文言句子翻译)120 个高频考点+50个高频易错点.pdf

近5年全国各地中考语文古诗文阅读(文言句子翻译)120 个高频考点+50个高频易错点.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近5年全国各地中考语文古诗文阅读(文言句子翻译)

120个高频考点+50个高频易错点

目录

一、120个高频文言句子考点2

(一)、儒家经典2

1.1《论语》选句翻译(15个)2

1.2《孟子》选句翻译(15个)5

(二)、史传散文类(35个)10

2.1《左传》《战国策》选篇(15个)10

2.2《史记》选篇(20个)13

2.3《鸿门宴》24

(三)、山水游记类(35个)26

3.1《桃花源记》《小石潭记》(15个)26

3.2唐宋山水小品选篇33

二、50个高频文言句子易错点33

4.1古今异义类(15个)34

4.2特殊句式类(10个)38

4.3虚词多义类(5个)40

4.4词类活用误判类(10个)42

4.5虚词多义混淆类(10个)45

古诗文阅读是全国中考语文的核心板块,而文言句子翻译更是贯穿其中的“基础得分”与

“能力分水岭”——从近5年全国324套中考真题统计来看,文言翻译题型分值占古诗文阅

读的40%-50%,文言句子翻译是中考古诗文阅读的“得分关键”,直接决定该板块成层次。

为助力一轮复习精准突破,本资料凝练近5年全国324套真题核心,形成“120个高频考+50

个高频易错”体系。

120个高频考完整覆盖儒家经典、史传散文、山水游记三大类别,涵盖中考必考的28篇

文言篇目,考频与语法(通假字、特殊句式等)均源自真题统计,确保直击命题重。50个高

频易错点聚焦古今异义、句式漏调等高频丢分点,附典型错译与解析,帮考生规避“反复踩坑”。

资料所有内容均搭配近2年地方卷真题示例,既明确“考什么”,更教“怎么答”,可直

接作为一轮复习核心材料,助力考生筑牢基础、精准得分,从容应对中考文言翻译题型。

一、120个高频文言句子考点(★★★★★代表考查频率)

(一)、儒家经典类(25个)

1.1《论语》选句翻译(15个)

命题思路:紧扣儒家“仁、学、礼”核心思想,结合基础语法(通假字、虚词、古今异义),选取教材

中流传度高、思想性强的句子,注重“翻译准确性+思想理解”结合考查。

考察重点:通假字(如“说”“女”)、虚词“而”“之”“以”的用法、判断句语气、古今异义(如“可

以”“朋”)。

考点1:《论语》“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翻译(5年42次,★★★★★)

✐知识内容(楷体):涉及通假字“说”(通“悦”,愉快),虚词“而”(表顺承,可不译);“时习”

指“按时温习”,“朋”指“志同道合的人”,需准确翻译通假字与关键词,体现反问语气。

❖真题举例:(2025・苏州卷)翻译句子:“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2分)

✎真题解析:翻译为“学习并且按时温习它,不也是很愉快吗?”(1分);得分关键:“说”译为“愉

快”(通假字),“时习”译为“按时温习”(1分),遗漏通假字或错译“时习”均扣1分。

考点2:《论语》“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翻译(5年38次,★★★★★)

✐知识内容(楷体):含古今异义“可以”(古义“可以凭借”,今义“能够”),虚词“而”(表顺承,

译为“从而”);“故”指“旧知识”,“新”指“新理解”,需体现“凭借旧知获新知”的逻辑。

❖真题举例:(2024・杭州卷)下列对“温故而知新,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喜宝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