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探秘教学战“疫”的数字化
●项目设计依据
本案例内容基于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信息技术必修1:数据与计算》第3单元第1节数据编码之声音编码。通过引出两个实验比较,让学生了解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的特征,能理解语音信号的模拟数据转换成数字数据的方法,从而掌握声音编码原理;结合UltraEdit编辑器了解声音在计算机内部的存储编码;能够采用计算机领域的学科方法界定问题、抽象特征、建立结构模型、合理组织数据。通过同一录音不同类型文件的存储空间的比较,引出压缩知识。通过本节学习,学生了解了声音就像文本一样,也是以二进制形式存储在计算机内部的。针对这一部分内容,课程标准中相关要求为:“1.1在具体感知数据与信息的基础上,描述数据与信息的特征,知道数据编码的基本方式。”
●项目教学目标
基于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内容、学情的分析,将本项目的教学目标设定为:
(1)通过对声音的数字化采集,比较模拟信号和数据信号的特点,了解声音的数字化过程,理解声音编码的方法和原理。
(2)通过编辑器查看声音在计算机内部的存储方法,并学会音频存储空间的计算,了解压缩的原理。
(3)通过录音,比较双声道、单声道(其他参数都一致)文件大小,比较同一录音文件保存为不同音频格式时产生的文件大小。
其中,教学重点为了解语音信息的模拟数据和数字数据的特征。教学难点为了解声音的数字化方法。
●项目教学准备
硬件环境:多媒体网络机房、电压传感器、动感式线圈、耳麦。
学习工具:GoldWave软件、UltraEdit编辑器。
项目资源:PPT课件、“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1”视频、“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2”视频、“云端课堂”视频。
●项目教学过程
1.项目引入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云端课堂成了我们学习的主阵地,教师成为网络主播,请同学们观看“云端课堂”视频,思考一下夏老师的课是怎么传递给你的呢?
设计意图:从身边的事例出发,让学生思考教师的声音、图像、视频是如何存储在计算机中的,本课以声音为例,探究声音编码。
2.项目分析
活动1:电压传感器采集动圈式话筒的输出电压、利用GoldWave软件录制声音文件。
知识技能:观看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的特点。
活动要求:声音在电脑里面是什么样子呢?我们来做个实验,请一位同学对着已连接好的话筒说话,观察屏幕上输出的图形(如图1)。用GoldWave软件录制频率为44.1KHz、时长为1秒的双声道音频,观察呈现出的图形(如图2),保存的文件名为“录音.wav”。
3.项目设计
活动2:声音文件在计算机内部的存储。
知识技能:查看声音的编码。
活动要求:①将“录音.wav”文件用UltraEdit编辑器打开,查看其在计算机内部的存储(只截取了最后20行数据)。②思考:文件为什么以十六进制数表示?③思考:声音与这些数据有什么直接的关系呢?
4.项目实施
活动3:声音的数字化过程。
知识技能:了解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了解声音的数字化过程。
活动要求:①课前观看关于“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的两个视频,了解声音数字化的过程。②比较语音信号的模拟数据(如图3)和语音信号的数字数据(如图4),分析两个图形的特征。③声音的数字化。
第一步:采样。第二步:量化。第三步:编码。
这个过程有学生根据课前观看的视频,把图5采样、量化、编码的过程描述出来,并把得到的数据填到表格中。
活动4:录制并计算文件的存储空间。
知识技能:文件存储空间的计算。
活动要求:①将学生分成三个小组。第一小组用GoldWave软件录制两个wav文件,采样频率都为44.1KHz,时长都为5秒,一个是双声道文件,另一个是单声道文件。第二小组相同操作,分别保存为wav格式、mp3格式。第三小组根据第一小组给出的参数,分别计算两个音频的存储空间(量化位数为16位,无压缩)。②观察第三小组的结果是否与第一小组实验的结果一致。③讨论:为什么同样的录音,生成不同的文件后,存储的容量相差这么大?
5.项目总结
知识技能:声音的数字化过程、计算音频的存储空间。
活动形式:小组学生代表小结,教师补充。
云课堂中,教师的声音只有通过教师端电脑的声卡采集后,通过声卡上模数转换器自动转换成数字信号,才能在计算机中进行存储和处理,然后通过网络传递到学生端,又经过学生端电脑声卡上的数模转换器还原成模拟信号,通过扬声器传递出来的。疫情无情人有情,教师们无法像白衣天使一样冲到前线治病救人,但他们化身为网络主播,通过声音将知识传递给每一位学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国开一体化平台00023《Photoshop图像处理》模拟试题(1-3)试题及答案.docx VIP
- 肉食品加工厂污水处理方案设计.doc VIP
- 社群营销:社群营销的全面实施PPT教学课件.pptx
-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pdf VIP
- 食品调和油-标准全文.pdf VIP
- 危重患者镇痛和镇静管理PPT.pptx
- (高清版)DG∕TJ 08-2242-2023 民用建筑外窗应用技术标准.pdf VIP
- 劳动通论(中国劳动关系学院)超星尔雅学习通网课章节测试答案.docx VIP
- 绥中电厂专用铁路代维修及运营工作实践.docx VIP
- KPMG Graphics Library毕马威-模板经典.ppt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