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岳飞学艺》原文及译文
“岳飞学艺”的故事融合了正史记载与民间叙事,其核心史实出自元代脱脱等编撰的《宋史?岳飞传》,生动展现了南宋抗金名将岳飞青少年时期的成长历程。岳飞(1103—1142年),字鹏举,相州汤阴(今河南安阳汤阴县)人,出生于北宋末年的贫寒农家,恰逢辽金入侵、中原动荡的乱世,这一时代背景孕育了他“精忠报国”的人生追求。
作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与民族英雄,岳飞的武艺与谋略并非天赋异禀,而是源于早年的刻苦求学与名师指点。正史明确记载其“学射于周同,尽其术,能左右射”,这位名为周同(或作“周侗”)的武术大师,成为塑造岳飞武学根基的关键人物。民间传说虽将周同演绎为卢俊义、林冲等人的师父,但剥离艺术虚构后,核心仍聚焦于岳飞“尊师重道、勤学苦练”的品质——他不仅习得周同的射技精髓,更继承了其家国情怀,为日后组建“岳家军”、抗击金兵埋下伏笔。
原文:
岳飞,字鹏举,相州汤阴人。生有神力,未冠,挽弓三百斤,弩八石。学射于周同,尽其术,能左右射。同死,朔望设祭于其冢,必泣涕,飞弓三发而后返。父和见之,问曰:“尔所费几何?”飞曰:“无他,典衣以具祭礼耳。”和叹曰:“汝能如此,吾无忧矣。”飞曰:“惟大人许飞以遗体报国家,何事不敢为?”
岳飞少贫,家无纸笔,以枝画地学书。尝闻乡有周同者,善射,通兵法,往拜之。同见其志坚,收为弟子,授以射法,曰:“射者,不仅力也,心正而后矢正。”飞谨受教,每日黎明即起,引弓数百次,虽寒冬酷暑不辍。
一日,同试飞射,指远处雁阵曰:“能中第三雁乎?”飞引弓搭箭,弦响雁落,果中第三。同大喜,以己所爱三百斤神臂弓赠之。飞感泣,誓曰:“必不负师教!”
及同病卒,飞披麻戴孝,亲负土筑坟。每朔望,必持弓至墓前,射三矢而去。父岳和疑其浪荡,迹之至墓,闻飞祷曰:“师教我射,更教我忠,飞不敢忘。他日若能执戈卫国,皆师之赐也。”和抚其背曰:“吾儿有此志,乃家门之幸!”
注释:
未冠:指未满二十岁,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标志成年,岳飞此时已展现惊人臂力。
挽弓三百斤:宋代一斤约合今1.2市斤,三百斤即约360市斤,形容其天生神力;“弩八石”中“石”为重量单位,八石约合今880市斤,体现其弩术功底。
朔望:“朔”指农历每月初一,“望”指农历每月十五,是古代祭祀的重要时日,岳飞在此日祭拜师父,显其恭敬。
冢:指坟墓,此处特指周同的墓冢,“设祭于其冢”即到墓前陈设祭品祭拜。
典衣:“典”意为典当、抵押,岳飞家境贫寒,需抵押衣物换取钱物置办祭礼,凸显其尊师诚意。
遗体报国家:“遗体”此处指自身躯体,为父母所予,岳飞以此表达“以生命报效国家”的决心,呼应后文“精忠报国”的誓言。
神臂弓:宋代著名的单兵弩,射程远、精度高,周同将其赠予岳飞,既是技艺认可,也是期望传承。
执戈卫国:“戈”为古代兵器,代指军事行动,意为拿起武器保卫国家,体现岳飞将武学与报国结合的志向。
译文:
岳飞,字鹏举,是相州汤阴人。他生来就有过人的力气,未满二十岁时,就能拉开三百斤的弓,操作八石重的弩。他向周同学习射箭,完全掌握了周同的技艺,能左右手同时开弓射箭。周同去世后,岳飞每月初一和十五都会到他的墓前祭拜,每次必定痛哭流涕,射三箭之后才离去。父亲岳和看到这种情况,问道:“你祭拜花费了多少财物?”岳飞说:“没什么别的花费,只是典当衣物来置办祭礼罢了。”岳和叹息道:“你能这样尊师重道,我没有可担忧的了。”岳飞说:“只要父亲允许我用这身体报效国家,没有什么事是我不敢做的。”
岳飞年少时家境贫寒,家里没有纸笔,就用树枝在地上写字学习。他曾听说乡里有位叫周同的人,擅长射箭,通晓兵法,便前往拜见拜师。周同见他意志坚定,就收他为弟子,传授他射箭技艺,说:“射箭,不只是靠力气,心意端正之后箭才能射得准。”岳飞恭敬地接受教诲,每天黎明就起床,拉弓练习数百次,即使寒冬酷暑也从不间断。
有一天,周同测试岳飞的箭术,指着远处的雁阵说:“能射中第三只大雁吗?”岳飞拉弓搭箭,弓弦一响,大雁就掉落下来,果然射中了第三只。周同十分高兴,把自己心爱的三百斤重的神臂弓赠给了他。岳飞感动得流泪,发誓说:“一定不辜负师父的教诲!”
等到周同因病去世,岳飞身披麻布丧服,亲自背土为师父筑坟。此后每月初一和十五,他必定手持神臂弓来到墓前,射三箭后才离开。父亲岳和怀疑他在外游荡,悄悄跟踪他到墓地,听到岳飞祈祷说:“师父教我射箭,更教我忠诚之道,我不敢忘记。将来如果能拿起武器保卫国家,都是师父的恩赐啊。”岳和抚摸着他的后背说:“我儿有这样的志向,是家族的幸运!”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