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范滂传》原文及译文
《范滂传》出自南朝宋范晔编撰的《后汉书?党锢列传》,是记载东汉名士范滂生平事迹的核心文献。范滂(137年—169年),字孟博,汝南征羌(今河南漯河)人,生活于东汉中后期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的黑暗时代。彼时朝政腐败、吏治崩坏,以范滂为代表的“清流”士大夫怀抱“澄清天下”之志,与专权宦官展开激烈斗争,最终卷入两次“党锢之祸”,成为政治迫害的牺牲品。
范滂的人生虽短暂(年仅33岁),却以三大特质留名青史:其一为反贪锐气,任清诏使时单骑入冀州,贪官污吏望风而逃;其二为刚直风骨,弹劾权贵不避亲疏,即便身陷囹圄仍坚守道义;其三为忠孝气节,党锢之祸再起时主动投案,与母亲诀别时留下“善不可不为”的千古箴言。司马迁写《史记》重“孤愤”,范晔作《后汉书》扬“气节”,《范滂传》正是后者的典范,其精神影响深远——苏东坡幼年便以范滂自许,文天祥、陶铸等后世仁人志士亦受其气节感召。
原文:
范滂字孟博,汝南征羌人也。少厉清节,为州里所服,举孝廉、光禄四行。
时冀州饥荒,盗贼群起,乃以滂为清诏使,案察之。滂登车揽辔,慨然有澄清天下之志。及至州境,守令自知臧污,望风解印绶去。其所举奏,莫不厌塞众议。
迁光禄勋主事。时陈蕃为光禄勋,滂执公仪诣蕃,蕃不止之,滂怀恨,投版弃官而去。郭林宗闻而让蕃曰:“若范孟博者,岂宜以公礼格之?今成其去就之名,得无自取不优之议也?”蕃乃谢焉。
复为太尉黄琼所辟。后诏三府掾属举谣言,滂奏刺史、二千石权豪之党二十余人。尚书责滂所劾猥多,疑有私故。滂对曰:“臣之所举,自非叨秽奸暴,深为民害,岂以污简札哉!闲以会日迫促,故先举所急,其未审者,方更参实。臣闻农夫去草,嘉谷必茂;忠臣除奸,王道以清。若臣言有贰,甘受显戮。”吏不能诘。
滂睹时方艰,知意不行,因投劾去。太守宗资先闻其名,请署功曹,委任政事。滂在职严整疾恶,其有行违孝悌,不轨仁义者,皆扫迹斥逐,不与共朝。显荐异节,抽拔幽陋。郡中中人以下莫不归怨。乃指滂之所用,以为“范党”。
后牢修诬言钩党,滂坐系黄门北寺狱。狱吏谓曰:“凡坐系者,皆祭皋陶。”滂曰:“皋陶,古之直臣,知滂无罪,将理之于帝;如其有罪,祭之何益!”众人由此亦止。狱吏将加掠考,滂以同囚多婴病,乃请先就格,遂与同郡袁忠争受楚毒。
桓帝使中常侍王甫以次辨诘,滂等皆三木囊头,暴于阶下。余人在前,或对或否,滂、忠于后越次而进。甫诘曰:“君等更相拔举,迭为唇齿,有不合者,见则排斥,其意如何?”滂对曰:“臣闻仲尼之言:‘见善如不及,见恶如探汤。’欲使善善同其清,恶恶同其污,谓王政之所愿闻,不悟更以为党。”甫曰:“卿更相称举,疑似相明,有不合者,因共排斥,此乃相为唇齿,其情可知。”滂乃慷慨仰天曰:“古之循善,自求多福;今之循善,身陷大戮。身死之日,愿埋滂于首阳山侧,上不负皇天,下不愧夷、齐。”甫愍然为之改容,乃得并解桎梏。
永康元年,赦归田里。始发京师,汝南、南阳士大夫迎之者数千两。同囚乡人殷陶、黄穆,亦免俱归,并卫侍于滂,应对宾客。滂顾谓陶等曰:“今子相随,是重吾祸也。”遂遁还乡里。
建宁二年,遂大诛党人,诏下急捕滂等。督邮吴导至县,抱诏书,闭传舍,伏床而泣。滂闻之,曰:“必为我也。”即自诣狱。县令郭揖大惊,出解印绶,引与俱亡,曰:“天下大矣,子何为在此?”滂曰:“滂死则祸塞,何敢以罪累君,又令老母流离乎!”
其母就与之诀。滂白母曰:“仲博孝敬,足以供养,滂从龙舒君归黄泉,存亡各得其所。惟大人割不可忍之恩,勿增感戚。”母曰:“汝今得与李、杜齐名,死亦何恨!既有令名,复求寿考,可兼得乎?”滂跪受教,再拜而辞。顾谓其子曰:“吾欲使汝为恶,则恶不可为;使汝为善,则我不为恶。”行路闻之,莫不流涕。时年三十三。
——节选自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党锢列传》
注释:
厉清节:磨砺清高的气节,“厉”为动词,表锤炼、修养,体现范滂早年对品行的严苛要求。
孝廉、光禄四行:均为汉代选官科目,“孝廉”侧重品德,“光禄四行”指敦厚、质朴、逊让、节俭四种德行,是当时士大夫入仕的重要途径。
清诏使:东汉特置的监察官员,负责巡查地方、审理冤案、弹劾贪腐,权限仅次于刺史。
登车揽辔:登上马车握住缰绳,后成为怀抱济世抱负的典故,范滂此态被后世视为士大夫担当的象征。
臧污:“臧”通“赃”,指贪污受贿,此处形容冀州守令的腐败行径。
投版:扔下笏板(古代官员上朝所持的手板),是古代官员弃官的激烈举动,彰显范滂对失礼待遇的不满。
举谣言:汉代监察制度,指中央官员收集民间歌谣(反映民情舆论),作为弹劾官员的依据。
二千石:汉代官阶名称,指俸禄为二千石粮食的官员,包括刺史、太守等地方高官,是范滂弹劾的主要对象。
显戮:公开处死,范滂以此表明弹劾言论的真实性,展现其敢作敢当的气魄。
功曹: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百贵谣》的原文和译文.docx
- 《包拯断牛》的原文和译文.docx
- 《方山子传》原文及译文.docx
- 《居身之道》原文及译文.docx
- 《伶官传》原文及译文.docx
- 《鲁斋歌》原文及译文.docx
- 《马伶传》原文及译文.docx
- 《史记卫青列传》原文及译文.docx
- 《唐太宗怒斥敬德》原文及译文.docx
- 《天命之谓道》原文及译文.docx
- 数字化评价反馈在职业教育中的应用与实践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足球运动大数据分析平台搭建课题报告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小学数学数感培养与问题解决能力课题报告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小学科学课堂中探究式学习模式应用与学生科学素养提升课题报告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基于人工智能的教育科普资源在科技教育中的角色与价值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智能精准教研对教师教学评价体系构建的探索与改进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智能研修背景下教师学习成果转化与教师职业发展规划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大一水产养殖专业考试题及答案.doc
- 高中政治教学中公共参与能力的培养与实践活动设计课题报告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大一心理学考试及答案.doc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