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对于钢结构喷涂施工,监理控制工作应贯穿于施工前准备、施工过程、施工后验收三个阶段。
一、施工前准备阶段的监理控制要点(事前控制)
此阶段是确保工程质量的基础,核心是“预防为主”。
1.技术资料审核:
施工方案/专项方案审批:审查方案是否齐全、有针对性,包括喷涂工艺、施工流程、质量保证措施、安全环保措施、应急预案等。
施工单位资质与人员资格:检查喷涂施工单位的专业资质,以及喷砂、喷涂操作人员、质检员等的特种作业操作证和上岗培训记录。
材料报验:审核防腐涂料(底漆、中间漆、面漆)的厂家的产品合格证、质量证明书、型式检验报告,确认其品种、规格、性能(如耐盐雾时间、附着力、耐火极限等)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2.原材料进场验收与复测:
涂料验收:?核对进场涂料的品牌、型号、批号、数量、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监理应现场见证取样,送有资质的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见证取样复验,主要检测项目包括:粘度、固体含量、干燥时间、附着力等,防火涂料还需检测耐火性能。
稀释剂验收:必须使用涂料厂家配套指定的稀释剂,严禁滥用。
材料储存:检查现场仓库是否满足涂料储存条件(阴凉、干燥、通风),不同品类涂料是否分类堆放。
3.基面处理质量验收(关键工序):
钢结构基层验收:在喷砂除锈前,首先检查钢构件本身的质量,应无焊渣、飞溅、油污、灰尘等污物。焊缝应处理平整。
除锈等级确认:通常采用喷砂或抛丸除锈。监理需使用除锈等级对照样板和粗糙度仪,现场抽查测量,确保除锈等级达到设计要求的Sa2.5级(非常彻底)或Sa3级(使钢材表观洁净),粗糙度达到规定范围(通常为40-70μm)。
环境监控:检查施工环境,相对湿度应低于85%,钢材表面温度应高于露点温度3℃以上(可使用露点盘计算),防止基面返锈和结露。
工序交接:基面处理验收合格后,必须立即(通常在4小时内)进行第一道底漆的喷涂,防止二次生锈。
二、施工过程中的监理控制要点(事中控制)
此阶段是质量控制的重点,核心是“旁站与巡查相结合”。
1.喷涂环境监控:
温湿度控制:持续监测并记录环境温度和湿度。不同涂料对施工温度有要求(如环氧类通常在5℃以上,水性漆要求在0℃以上)。湿度要求同前。
防风防雨:室外施工应有防风、防雨措施,特别是喷涂阶段,大风天气会导致涂料损耗巨大且涂层不均。
2.喷涂工艺过程控制:
涂料调配:旁站检查工人是否严格按照产品说明书规定的比例进行主剂和固化剂的混合,并使用计时器记录熟化时间和可使用时间。严禁超时使用固化后的涂料。
喷涂设备:检查无气喷涂设备的压力、喷嘴型号等参数是否与涂料类型和施工方案匹配。
喷涂手法:巡视检查喷涂工人操作是否规范,喷枪移动速度、与基面的距离、搭接宽度等应均匀一致,避免流挂、漏涂、橘皮等现象。
膜厚控制(重中之重):湿膜厚度检测:施工过程中,使用湿膜测厚仪即时检查,便于调整。
干膜厚度检测:每道涂层实干后、下一道涂层施工前,使用磁性干膜测厚仪进行检测。测量方法必须科学:“85-15”规则(所有测点中,85%的测点厚度不低于设计厚度,其余15%的测点厚度不低于设计厚度的85%)。测量点应具有代表性(平面、角落、边缘、焊缝等)。
涂层附着力测试:在现场样板或非重要区域,使用拉拔式附着力测试仪进行抽查,确保附着力达到设计要求(通常≥5MPa)。
3.涂层间隔时间控制:
??严格监控每道涂层之间的最短重涂间隔和最长重涂间隔。间隔太短会导致下层溶剂未挥发完全,引起起泡;间隔太长会影响层间附着力,必要时需对涂层表面进行打毛处理。
4.防火涂料特殊控制:
喷涂厚度:防火涂料的厚度直接决定耐火极限,必须全程跟踪测厚,确保厚度满足消防设计要求。
搅拌要求:防火涂料(特别是厚型)在喷涂过程中必须持续搅拌,防止填料沉降导致成分不均。
分层施工:超厚型防火涂料需分遍喷涂,前一遍干燥固化后才能进行下一遍。
三、施工后验收阶段的监理控制要点(事后控制)
1.最终检验:
外观检查:涂层表面应均匀一致,平整光滑,无漏涂、透底、起泡、流挂、裂纹、剥落等缺陷。
总干膜厚度检测:对涂层整体最终厚度进行全面检测,严格执行“85-15”规则,并形成记录。
附着力最终测试:按一定比例进行最后的附着力抽查。
2.资料归档:
?督促施工单位整理并提交完整的施工记录和质量证明文件,包括:
涂料质量证明文件及复验报告
基面处理检查记录
施工环境温湿度记录
涂层膜厚检测记录(附测点图)
附着力测试报告
隐蔽工程验收记录(多层涂层中的每一层)
竣工图
四、常见质量问题及处理措施
流挂:喷涂过厚、稀释剂过量、喷枪距离太近。需打磨后重涂。
干膜厚度不足:必须补涂至合格厚度。
附着力差:通常因基面处理不合格或涂层间隔过长引起。需局部铲除,重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安全科学方法学》第7章安全系统现代管理方法.ppt
- 广东省肇庆市(2024年-2025年小学六年级语文)统编版质量测试(下学期)试卷及答案.docx VIP
- DB2306T 149-2021 温室水果番茄越冬生产技术规程.pdf VIP
- 浙美版(2024)美术二年级上册校园标识(课件).pptx VIP
- (ppt)尖子生班会.ppt VIP
- TCCES 44-2024 老旧房屋结构安全监测技术标准_可搜索.pdf VIP
- 中国财税史-第3章.pptx VIP
- 徐州某电厂冷水塔爆破拆除施工方案.doc VIP
- 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手册(2025版).pdf VIP
- 成为尖子生的十大好习惯,你在成为学霸的路上吗?课件 主题班会.ppt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