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导入新课;学习目标;朱敦儒(1081-1159),宋代,字希真,洛阳人。历兵部郎中、临安府通判、秘书郎、都官员外郎、两浙东路提点刑狱,致仕,居嘉禾。绍兴二十九年(1159)卒。有词三卷,名《樵歌》。朱敦儒获得“词俊”之名,与“诗俊”陈与义等并称为“洛中八俊”。;写作背景;相见欢
朱敦儒
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分析词句;相见欢;1.词的上片是通过哪些景色描写来营造意境的?有何作用?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词人独上金陵城楼,纵目远眺,寒秋凄清,夕阳低垂,江流无声,营造了一派山河残破、日薄西山的感伤意境,借景抒情,抒发了词人国破家亡的落魄心情。;2.词的下阕抒情方式有什么特点?请作简要分析。
前面直抒胸臆,表达亡国之痛,恢复中原的心志以及对朝廷苟安旦夕、不图恢复的愤慨;后面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请求“悲风”把泪吹到扬州去,含蓄深沉地表达了忧国忧民的情感。
;3.词的下片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具体词句加以分析。
“中原乱,簪缨散”,作者回忆中原沦陷,士族南逃的往事,抒发了亡国之痛;“几时收?”抒发了对收复河山的渴望与一时又难以收复的无奈(或担忧)之情。“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作者要请悲风将自己的热泪吹到扬州前线,抒发了对战事的关切之情(或“作者要请悲风将自己的热泪吹过扬州前线,洒到沦陷的故乡,抒发了对故土的深切怀念之情”);诗词赏析;2.请从景中藏情的角度鉴赏这首词的上阙。
;3.“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一句中“簪缨”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指什么?此句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借代;代指达官贵人(注:簪和缨,古时达官贵人的冠饰,用来把冠固在头上)。“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作者忆及中原沦陷,士族南逃往事,抒发了沉痛之情;抒发了对收复河山的渴望与一时又难以收复的无奈(或担忧)之情。;4.词的最后一句“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用了何种修辞手法?作简要分析。
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请求“悲风”把??吹到扬州去,含蓄深沉地表达了忧国忧民的情感。;5.著名抗金词人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写到“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用以再现扬州烽火硝烟的场景。同样提及“扬州”,朱敦儒是如何抒发内心情感的?请结合下片诗句作简要分析。(6分)
①?词的下阙运用了反问、比拟手法。②?“几时收”诗人感叹什么时候才能收复失地;结尾一句,风本来没有感情,却在前面加一“悲”字,注入了浓厚的感情色彩。③?词人对北宋灭亡而南渡时的凄惨情景的回忆,表达了他渴望收复故土的爱国心和对南宋朝廷的不满情绪。;1.上片的景物描写营造出怎样的意境?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感情?;2.上片中“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一句在全词中有哪些作用?;3.词的下片抒情方式有什么特点?请作简要分析。;4.词的下片抒发了词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具体词句加以分析。;;【结构图解】;;相见欢·金陵城上西楼
朱敦儒
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
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
【注】①朱敦儒,洛阳人,南宋词人。本词写于词人因“靖康之难”南逃客居金陵之时。②扬州:当时为抗金前线。
4、从这首词可以看出,古人常用__________、________等意象表现悲凉之情。(2分)
5、“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一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作业;谢谢观看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