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高温熔盐泄露现场处置方案
作为在新能源光热电站工作了近十年的运维班长,我经历过设备巡检时的阀门异响、夜间突发的仪表黑屏,却始终对高温熔盐泄露的处置神经紧绷——这种300℃到565℃的液态盐混合物,一旦突破管道或储罐的防线,就像泼在桌面的滚油,只不过温度高出十倍不止。今天我就把这些年跟着老师傅学的、自己在演练中悟的、实战里总结的经验,写成这套现场处置方案,既是给新同事的“保命手册”,也是给自己提个醒:安全这根弦,松不得。
一、前置认知:为什么高温熔盐泄露必须“零容忍”
要处置好泄露,得先摸透它的“脾气”。我们电站用的熔盐主要是硝酸钠和硝酸钾的混合物,常态下是白色颗粒,加热到220℃以上就变成流动的液体,最高工作温度能到565℃。这东西看起来像融化的玻璃水,实际上暗藏三重威胁:
第一重是热灼伤。我记得前年春检时,有个实习生误触了未完全冷却的管道外壁,手指立刻起了水泡——而泄露的熔盐温度是那管道的两三倍,滴到防护手套上能瞬间烧穿,沾到皮肤上就是Ⅲ度灼伤。
第二重是腐蚀风险。熔盐遇水会水解产生碱性物质,溅到设备上会腐蚀金属,渗进土壤里还可能污染地下水。去年有次小雨天巡检,我们发现管道焊缝有极少量渗漏,熔盐滴在水泥地面上,第二天就析出了白色结晶,把地面腐蚀出小坑。
第三重是次生灾害。高温熔盐如果大量泄露,碰到水(比如消防水、雨水)会剧烈汽化,瞬间产生高压蒸汽,可能引发“蒸汽爆炸”;要是接触到可燃物(比如润滑油、电缆包皮),直接就能点燃,酿成火灾。
所以,处置熔盐泄露的核心就八个字:快控、降温、防扩、保人,每一步都得抢在危险扩散前。
二、处置前的“底牌”:必须备足的应急准备
“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这话在熔盐泄露处置上再贴切不过。我们电站的应急准备分三块,哪块松了都可能出大问题。
(一)风险点的“精准画像”
每周例会上,我们都会对着熔盐系统图“找茬”:高温区的管道焊缝(尤其是弯头和变径处)、储罐的底部接管、泵体的机械密封——这些地方最容易出问题。就像去年夏天,3号熔盐泵的密封垫因为高温老化,凌晨两点突然喷漏,好在我们提前把这些“高危点”标红,巡检时多盯一眼,才没酿成大事故。
(二)应急物资的“弹药库”
我们的应急物资柜就设在熔盐车间门口,里面分门别类放着:
防护装备:5套重型隔热服(能抗800℃热辐射)、30副高温手套(外层是石棉,内层有铝箔反射层)、10个全封闭面罩(带呼吸阀,防熔盐蒸汽)、防化靴(橡胶材质,厚5mm以上);
堵漏工具:高温密封胶(耐温600℃)、快速夹具(不锈钢材质,带液压扳手)、速凝耐火泥(遇高温30秒固化);
冷却设备:2台便携式雾化水枪(压力可调,避免直接冲击熔盐)、车间顶部的固定喷淋系统(连接消防水,覆盖90%熔盐区域);
监测仪器:红外测温仪(测泄露点温度)、气体检测仪(测一氧化氮等有毒气体,熔盐高温分解可能产生)、激光测距仪(测泄露范围)。
这些物资每个月都要检查:隔热服有没有破损,密封胶有没有过期,雾化水枪的水管有没有老化。上个月检查时,发现1号柜的面罩密封圈裂了道缝,当天就换了新的——万一处置时漏进热气,后果不堪设想。
(三)人员的“肌肉记忆”
我们班组每季度至少组织一次熔盐泄露演练,模拟不同场景:小量管道渗漏、大量储罐喷漏、夜间突发泄露……演练时不提前通知,就为练出“条件反射”。记得有次模拟泵体密封失效,泄露点在泵体下方,空间狭窄,平时训练时没考虑到,结果第一次演练时,堵漏人员举着夹具挤不进去,耽误了5分钟。后来我们专门做了“狭窄空间堵漏套装”,配了小尺寸夹具和延长杆,现在同样的情况,3分钟就能控制住。
三、实战处置:从“发现”到“收尾”的全流程
真正遇到泄露时,时间是以秒计算的。我把处置流程拆成“五步法”,每一步都得踩准节奏。
(一)第一步:发现与报告——“早一秒发现,少十分危险”
巡检人员或监控系统(我们车间装了8个红外摄像头,能实时监测温度异常)发现泄露后,必须在30秒内完成三件事:
用对讲机喊:“3号熔盐泵东侧管道泄露!温度约500℃,泄露量约2L/分钟!”(报位置、温度、泄露速率,越具体越好);
启动就近的声光报警器,车间屋顶的红灯开始闪,蜂鸣器“呜呜”响,提醒无关人员撤离;
跑到泄露点20米外的安全位置,用手机(戴防高温手套操作)拍视频,传给控制室,帮后方判断情况。
去年那次泵体泄露,就是巡检员老王夜巡时听见“嘶嘶”声,凑近用红外测温仪一照,管道外壁温度突然从320℃跳到450℃,立刻上报,不然等熔盐喷出来,可能就烧穿旁边的电缆桥架了。
(二)第二步:警戒与疏散——“划出安全区,守好生命线”
控制室接到报告后,1分钟内要完成警戒划分:
核心区:泄露点周围10米,只有穿全套防护装备的处置人员能进;
隔离区:核心区外50米,除了应急指挥、医疗人员,其他人禁止停留;
警戒区:隔离区外100米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仓储场地出租合同范本.docx VIP
- DL_T 596-2021 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docx VIP
- 湖北农商行面试题目及答案.doc VIP
- 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与患者身份识别.pptx
- (正式版)D-L∕T 849.6-2016 电力设备专用测试仪器通用技术条件 第6部分:高压谐振试验装置.docx VIP
- 族谱资料欢迎传阅妥善保管以存后世-陆氏家园.docx VIP
- 楼层别效用比与地价分配率.PDF VIP
- 毕业设计(论文)-基于PLC的自动上料系统设计.docx VIP
- 新课标下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历史素养的培养研究.pptx VIP
- 基于web体育馆场地预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毕业论文.doc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