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球结膜下注射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摘要:球结膜下注射是眼科常用的局部给药方式,虽为常规操作,但若执行不当,可引发结膜损伤、出血、药物性结膜炎甚至眼球穿孔等并发症。本文基于《眼科护理操作技术规范(2023版)》及相关循证证据,系统梳理了球结膜下注射操作前、中、后三个阶段的核心风险点、标准化预防措施及并发症的精细化护理方案。内容深度聚焦于注射部位选择、药物容量与浓度控制、患者沟通协作及不良反应的早期识别与处理,旨在为眼科护士及临床医生提供一套科学、规范、可操作性强的安全实践指南,确保治疗效益最大化,提升患者就医体验。
一、引言:小操作背后的大风险
球结膜下注射通过将药物输送至眼球筋膜与巩膜之间的潜在间隙,使药物高浓度作用于眼内,广泛应用于治疗眼前段炎症、角膜炎、抑制角膜新生血管等。然而,结膜组织脆弱、血供丰富,且毗邻重要眼内结构。因此,该操作绝非简单的“打一针”,其安全性与有效性高度依赖于执行者对潜在风险的预见能力、规避技巧及应急处理能力。
核心原则:成功的球结膜下注射,应实现“零严重并发症、最小化轻微不适、最优化的治疗效果”。
二、常见并发症的类型、成因与临床表现
(一)常见并发症一览
并发症类型
主要成因
临床表现
1.结膜下出血
针尖刺伤结膜血管;患者突然移动;穿刺过深。
注射部位出现片状、边界清晰的鲜红色出血,可逐渐扩大。患者可有异物感。
2.结膜损伤与肉芽肿
反复在同一部位注射;药物刺激性过强;操作粗暴。
结膜充血、增生、形成小结节;长期可形成肉芽肿。
3.药物性化学性炎症
药物pH值、渗透压不当;药物浓度过高。
注射后立即出现剧烈疼痛、畏光、流泪、结膜严重充血水肿。
4.一过性眼压升高
注射药液容量过大(0.5mL);推注速度过快。
眼球胀痛、同侧头痛、视物模糊。
5.眼球穿孔/穿通伤
患者不合作突然转动眼球;进针方向错误、过深。
最严重并发症!突发剧痛、visionloss、前房变浅、低眼压。
三、系统性预防策略:防患于未然
(一)注射前精准评估与准备
1.患者评估与沟通:
评估:了解患者有无出血倾向、过敏史。评估患者的合作程度及心理状态。
沟通:用通俗语言解释操作过程、目的及配合要点(如“注射时会有点胀,请眼睛看着正前方,不要转动眼球”)。充分的知情同意与沟通是预防并发症的第一道防线。
2.药物与器械准备:
药物:核对药物名称、浓度、剂量及有效期。确保药液温度接近室温。
器械:使用1mL注射器及4号或4.5号皮试针头,确保针尖锐利无倒钩。
(二)注射中规范操作与风险规避
1.麻醉:操作前充分表麻(如使用丙美卡因滴眼液),至少2次,间隔2—3分钟,确保麻醉效果。
2.部位选择:
首选:颞上方或鼻上方球结膜。该区域结膜松弛、暴露好,且远离角膜缘和直肌附着点,相对安全。
禁忌:角膜缘4mm以内、直肌附着处、血管弓丰富区域及有滤过泡的眼。
3.操作手法“四要诀”:
“稳”:操作者手部有稳定支撑。
“准”:用无菌棉签轻轻牵拉并固定眼球,针尖斜面朝上,与巩膜表面呈10°—15°角刺入。
“浅”:刺入深度约2—3mm,确保针尖在结膜下可见,避免过深。
“缓”:推注药液容量控制在0.1—0.3mL,速度缓慢均匀。若见药液池迅速形成,即为成功。
四、并发症的护理干预与健康指导
(一)针对性护理措施
1.结膜下出血:
立即处理:注射后即刻用无菌棉签轻压注射部位1—2分钟。
健康指导:安抚患者,告知此为常见现象,无需恐慌,出血通常在1—2周内自行吸收,不会影响视力。指导其术后48小时内可冷敷,后期热敷以促进吸收。
2.药物性炎症与疼痛:
评估:区分正常胀痛与异常剧痛。
处理:剧烈疼痛伴严重充血者,立即报告医生。可遵医嘱使用润滑眼液或轻度激素眼液。确保药物配伍与浓度的合理性是关键。
3.一过性眼压升高:
监测:询问患者有无眼胀、头痛。
处理:通常可自行缓解。必要时监测眼压,遵医嘱使用降眼压药物。
4.疑似眼球穿孔:
应急流程:立即停止操作,勿拔针!嘱患者绝对卧床,避免挤眼和头部震动。用眼罩遮盖患眼,立即请眼科急诊医生处理。此为最紧急状况,需启动最高级别应急响应。
(二)注射后常规护理与教育
观察:嘱患者留观15—30分钟,无特殊不适方可离院。
用药:遵医嘱按时使用抗生素眼液,预防感染。
宣教:告知患者勿揉眼,避免脏水入眼。如出现持续加重的眼痛、视力突然下降、大量脓性分泌物等异常情况,需立即返院就诊。
五、典型案例分析
案例:王先生,因虹膜睫状体炎需行地塞米松球结膜下注射。护士在操作前充分解释,取得配合。选择颞上方球结膜为注射点,进针角度适宜,推注0.2mL药液。拔针后,注射点出现约3mm×4mm结膜下出血。
护理应对:
1.立即处理:护士立即用棉签轻压出血点1分钟。
2.健康宣教:告知患者:“王先生,这是注射后正常的皮下出血,就像我们平时磕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