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教案:明清时期.docxVIP

2026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教案:明清时期.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阶段贯通明清时期

微专题1明清之变

明清之际,中国社会走到了一个新的十字路口,处在由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过渡的关键时期,无论是在政治、经济领域还是思想、文化领域,旧的传统思想与新的价值理念在这一时期发生了激烈的碰撞,社会面临着一系列令人瞩目的价值冲突和社会转向。

1.明清时期社会经济基础发生新变化

2.明清时期社会上层建筑的新景象

训练1(2023·福建卷,5)清前期,苏州女性流行以鲜花为头饰,当地又有“莺语东风二月过,山中花少市中多。桑畦尽作栽花地,那得缫丝有绮罗”之语。这反映了该地区()

A.消费观念的奢靡化

B.产品加工的专业化

C.土地利用的精细化

D.农业生产的市场化

答案D

解析据材料“山中花少市中多。桑畦尽作栽花地”可知,当地乡村地区原本种植桑树的土地用来种植鲜花,鲜花用于市场买卖,反映了当地农业生产市场化程度高,故选D项;“流行以鲜花为头饰”说明鲜花只是当地平常的流行头饰,不存在奢侈的说法,排除A项;桑田中种植的鲜花是直接用于市场消费,且材料中不存在产品加工的现象,排除B项;以鲜花取代桑树种植只能反映土地种植作物的变化,并未体现农民对土地利用和管理的精细化,排除C项。

训练2(2024·1月浙江选考,6)明朝万历年间,浙江人李乐致仕回乡(嘉湖地区)后,感慨道:“昨日到城郭,归来泪满襟。遍身女衣者,尽是读书人。”“余乡二三百里内,自丁酉至丁未,若辈皆好穿丝绸绉纱湘罗,且色染大类妇人。”李乐感慨的主要原因是()

A.儒生的生活观念发生改变

B.江南丝织业发展高度繁荣

C.读书人经商成为新的时尚

D.男女平等观念日益普遍化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明朝读书人穿着丝绸,服饰华美艳丽,不像以前穿着朴素,反映了儒生的生活观念发生改变,A项正确;李乐感慨的主要原因是儒生的生活观念发生改变,与江南丝织业发展高度繁荣无关,排除B项;材料反映了明朝读书人服饰华美艳丽,未体现读书人经商成为新的时尚,排除C项;在封建社会,男女平等观念不可能普遍化,排除D项。

微专题2承古萌新的明清文化

明清之际是一个“天崩地解”的时代,“一些最敏锐的心灵”进行了一场痛定思痛的反思,期望为当时的社会找寻某种解决问题的方案。这一时期的文化既有明显的继承传统特征,又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既“承古”又“萌新”。

1.“承古”:科技文献进入总结时期

(1)集大成的科技巨著:《本草纲目》是古代中医药学的集大成者,而且是一部生物学的经典之作。除此以外还有《农政全书》《天工开物》等。

(2)丛书与类书的编著:明成祖时,编成中国古代最大的类书《永乐大典》;清乾隆后期,编成中国古代最大的丛书《四库全书》。

2.“萌新”

传统文化中孕育新内容

明清小说是从宋元的话本而来的。著名的科学技术著作百科全书《天工开物》中,所记内容多是通过作者调查研究而获得的新知识

思想、文学中体现反传统反封建

①在思想界出现了反封建的启蒙思想,黄宗羲、顾炎武等人对君主专制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大胆的否定;②明清小说反映了封建社会走向衰落

中外文化交流频繁

①西方传教士学习中国语言文字和儒家经典,并传回欧洲,为中西方文化交流作出了突出贡献;②中国知识分子主动学习西方科技,如徐光启的《农政全书》介绍了欧洲先进的水利技术和工具,《天工开物》也收录了一些国外传来的技术,如西洋红夷火炮铸造法

训练3(2024·北京卷,4)《永乐大典》辑录了先秦到明初的书籍8000多种,明成祖撰序:“昔者圣王之治天下也,尽开物成务之道,极裁成辅相之宜,修礼乐而明教化,阐理至而宣人文……惟有大混一之时,必有一统之制作,所以齐政治而同风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永乐大典》是中国古代最大的总结性类书

②明成祖标榜“文治”强调了图书的教化作用

③国家统一为《永乐大典》的编纂提供了条件

④《永乐大典》被明政府确定为儒学基础读物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A

解析《永乐大典》辑录了先秦到明初的书籍8000多种,是中国古代最大的类书,故①正确;明成祖在序言中写道,图书有“修礼乐而明教化”“齐政治而同风俗”的作用,故②正确;据材料“惟有大混一之时,必有一统之制作”可知,国家的统一为《永乐大典》的编纂提供了政治条件,故③正确;明朝儒学的基础读物主要包括四书五经等,故④错误;选择A项符合题意。

训练4(2023·重庆卷,5)明代以前的英雄豪杰观带有显著的“圣人”性质,甚至可以“不近人情”。明代却趋于理性化,不止认同英雄有情,“儿女情,英雄气,并行不悖”,且推项羽为英雄第一,以曹操和勾践为英雄。这一变化()

A.与心学思潮息息相关

B.说明民本思想成为主流

C.和孔孟学说理念不符

D.反映圣人崇拜有所弱化

答案A

解析据材料可知,明代以前,英雄豪杰观带有“圣人”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小青欣文案铺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