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跟踪试题(上学期初中语文统编版七年级上册).docxVIP

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跟踪试题(上学期初中语文统编版七年级上册).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跟踪试题

学科:初中语文

年级:七年级上册

版本:统编版

性质:课时跟踪练习

一、基础积累(30分)

1.填空默写(每空2分,共16分)

(1)《观沧海》中展现大海宏伟气魄和诗人博大胸怀的句子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若出其里。”

(2)《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李白将自己的愁心寄与明月,随君远行的诗句是:“我寄愁心与明月,。”

(3)《次北固山下》中蕴含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哲理的句子是:“,江春入旧年。”

(4)《天净沙?秋思》中直接点明游子思乡之情的主旨句是:“夕阳西下,。”

(5)《观沧海》的作者是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__________,这首诗是他北征乌桓胜利后创作的。

(6)《次北固山下》的体裁是__________,诗中“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描绘了江面开阔、船行平稳的景象。

(7)《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点明王昌龄被贬之地的句子是:“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__________。”

(8)《天净沙?秋思》是一首__________(体裁),“天净沙”是曲牌名,“秋思”是题目。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每空2分,共8分)

(1)水何澹澹()(2)山岛竦峙()

(3)枯藤老树昏鸦()(4)断肠人在天涯()

3.下列对诗歌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6分)

A.《观沧海》中“水何澹澹,山岛竦峙”勾勒出大海雄浑壮阔的轮廓,“何”字增强了语气,表现出诗人对大海的惊叹。

B.《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杨花”“子规”两种意象,既点明了暮春时节,又烘托出凄凉伤感的氛围。

C.《次北固山下》中“海日生残夜”的“生”字,生动写出太阳从夜色中升起的景象,暗示时光流逝,蕴含积极乐观的情感。

D.《天净沙?秋思》通过“枯藤”“老树”“古道”“西风”等意象,描绘了一幅热闹繁华的秋日图景,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

二、阅读理解(40分)

(一)阅读《观沧海》,完成题目(20分)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诗中“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一句在全诗中起到什么作用?(8分)

1.请简要赏析“秋风萧瑟,洪波涌起”这两句诗。(12分)

(二)阅读《天净沙?秋思》,完成题目(20分)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1.“小桥流水人家”一句与诗中其他意象形成鲜明对比,这样写有什么好处?(8分)

1.这首曲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具体语句分析。(12分)

三、拓展运用(30分)

1.请从《古代诗歌四首》中任选一首,发挥想象,将其改写成一段150字左右的散文片段,要求融入自己的感受。(15分)

1.古代诗歌中常有“月”的意象,《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明月”是诗人情感的寄托。请再写出两句含有“月”的古代诗句,并简要说明“月”在诗句中的作用。(15分)

(1)诗句:,。

“月”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句:,。

“月”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基础积累

1.(1)星汉灿烂(2)随君直到夜郎西(3)海日生残夜(4)断肠人在天涯(5)曹操(6)五言律诗(7)五溪(8)散曲(或小令)

解析:本题考查诗歌背诵与文学常识,需注意“汉”“郎”“溪”等易错字,以及“五言律诗”“散曲”等体裁的准确表述。

2.(1)dàn(2)sǒngzhì(3)téng(4)yá

解析:注意“澹”读第四声,“竦峙”为翘舌音,“藤”为后鼻音,需准确掌握多音字和易错音。

3.D

解析:D项错误,《天净沙?秋思》通过“枯藤”“老树”等意象,描绘的是凄凉萧瑟的秋日图景,而非“热闹繁华”,表达了游子的思乡之愁。

二、阅读理解

(一)《观沧海》

1.作用:①开篇点题,交代了观海的地点(碣石)和目的(观沧海);②“临”字写出诗人登高望远的姿态,为下文描绘大海的壮阔景象奠定了雄浑的基调;③统领全诗,下文对大海、山岛、日月星辰的描写,都是围绕“观沧海”展开的。

解析:从内容(点题、交代要素)、情感(奠定基调)、结构(统领下文)三个角度分析,结合诗句关键词“临”“观”作答。

2.赏析:①“秋风萧瑟”从听觉和触觉角度,写出秋风的呼啸声,营造出苍凉悲壮的氛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小麦文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