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第PAGE1页/共NUMPAGES1页
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旧唐书——李渤》《辨石钟山记》含答案译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材料一:
李渤,字浚之,励志于文学,不从科举,以读书业文为事。德宗贞元间,与兄涉偕隐庐山,著《辨石钟山记》。
宪宗元和初,户部侍郎李巽、谏议大夫韦况更荐之。以山人征为左拾遗,渤托疾不赴,遂家东都。元和九年,应著作郎征。岁余,迁右补阙。朝廷政有得失,附章疏陈论。穆宗长庆中,渤不顾患难,章疏论列,曾无虚日。帝虽昏纵,亦为之感悟。转给事中,面赐金紫。
敬宗宝历元年,改元大赦。先是,鄠县令崔发闻门外喧斗,县吏言五坊使下殴击囚犯。发怒,命吏捕之。曳挟既至,时已曛黑,不问色目。良久与语,乃知是一内官。天子闻之怒,收发系御史台。时有内官五十余人持仗殴发纵横乱击发破面折齿。台吏蔽之以席,方免。是日系囚皆释,发独不免。渤疏论之曰:“县令不合曳中人,中人不合殴御囚,其罪一也。然县令所犯在恩前,中人所犯在恩后。中人横暴,一至于此,是朝廷驯致使然。若不早正刑书,臣恐四夷之人及藩镇奏事传道此语,则慢易之心萌矣。”上闻之,以渤党发,出为桂州刺史。
渤在桂二年,风恙求代,罢归洛阳。文宗太和五年,以太子宾客征至京师。月余卒,时年五十九,赠礼部尚书。
史臣曰:仲尼有言:“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渤不能息言,可谓狷欤?
(选自《旧唐书》,有删改)
材料二:
《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响若洪钟,因受其称。有幽栖者,寻纶东湖,沿澜穷此,遂跻崖穿洞,访其遗踪。次于南隅,忽遇见双石,欹枕潭际,影沦波中。询诸水滨,乃曰石钟也,有铜铁之异焉。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声清越,桴止响腾,余韵徐歇。若非潭滋其山,山涵其英,联气凝质,发为至灵,不然则安能产兹奇石乎!乃知山仍石名,旧矣。如郦元之论,则濒流庶峰,皆可以斯名冠之。聊刊前谬,留遣将来。贞元戊寅岁七月八日,白鹿先生记。
(李渤《辨石钟山记》)
10.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纸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时有内官A五十B余人C持仗D殴发E纵横F乱击G发破面H折齿。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曾,音zēng,竟然,与《赤壁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的“曾”音义不同。
B.蔽之以席,即“以席蔽之”,状语后置,与《促织》“掭以尖草”的结构相同。
C.一,意为“一样”,与《兰亭集序》“固知一死生为虚诞”的“一”用法不同。
D.诸,兼词“之于”,与《苏武传》“单于怒,召诸贵人议”的“诸”意义不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渤立志在文章学问上勤奋努力,不愿追逐科举功名,早年曾经隐居在庐山,写了《辨石钟山记》。
B.李渤在朝为官时不顾个人祸难,上疏陈述朝廷施政的得失,即使昏聩的唐穆宗也被他的行为感悟。
C.面对“崔发曳挟内官被囚”之事,李渤不惧权贵,敢于上疏进谏,这体现了他“不能息言”的性格。
D.关于石钟山得名原因,李渤通过亲访否定了郦道元的说法,而苏轼在《石钟山记》又否定了他的观点。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以山人征为左拾遗,渤托疾不赴,遂家东都。
(2)如郦元之论,则濒流庶峰,皆可以斯名冠之。
14.李渤上疏崔发之事时是如何围绕“宦官”来评述的?请简要概括。
【答案】10.CEG
11.A12.D
13.(1)朝廷以“山人”的身份征召他担任左拾遗,李渤借口生病没有赴任,于是在东都洛阳安家。
(2)如果按照郦道元的说法,那么靠近水流的众多山峰,都可以用“石钟”这个名字来称呼了。
14.①指出宦官殴打县令的暴行;
②批评朝廷纵容宦官导致其横行;
③警告若不惩治会损害朝廷威信;
④强调宦官犯罪时间在赦令之后更应治罪。
【解析】
【导语】这篇文言文通过两则材料展现了李渤的文人风骨与治学精神。材料一以史传笔法刻画其刚直谏臣形象,不畏权贵、直言进谏;材料二《辨石钟山记》则体现其严谨的考据态度。两则材料互补,共同塑造了一个兼具文学造诣与政治操守的士大夫形象,暗含对“狂狷”精神的推崇。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当时有五十多名宦官手持棍棒殴打崔发,随意乱打,崔发被打得脸破齿断。
“五十余人”作“内官”的后置定语,中间不能断句,“内官五十余人”作“有”的宾语,宾语后断句,故C处断句;
“持仗”是“殴”的方式,关系紧密,中间不能断句,“殴发”动宾结构,宾语后断句,故E处断句;
“发”作“破面折齿”的主语,主语前断句,故G处断句。
故选CEG。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字音、对文言词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和文言句式的理解能力。
A.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答谢中书书》《记承天寺夜游》《钴鉧潭西小丘记(节选)》含答案译文.docx
- 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答谢中书书》《记承天寺夜游》《蜀中有杜处士》含答案译文.docx
- 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答谢中书书》《三峡》《记雪月之观》含答案译文.docx
- 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记承天寺夜游》《极乐寺纪游》含答案译文.docx
- 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三峡》《答谢中书书》《水经注河水龙门》含答案译文.docx
- 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三峡》《答谢中书书》含答案译文.docx
- 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三峡》《记承天寺夜游》《宜都记》含答案译文.docx
- 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三峡》《水经注江水》含答案译文.docx
- 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三峡》《水经注宜都记》含答案译文.docx
- 中考语文阅读理解《诚信是金》含答案解析.docx
- 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新唐书——创业守文孰难》《通鉴纪事本末贞观君臣论治》含译文.docx
- 高考语文阅读理解《河南巷小识》含答案解析.docx
- 高考语文阅读理解《命名国铀一号!》《数智赋能让中国石油端牢能源安全饭碗》含答案.docx
- 高考语文阅读理解《孙悟空三打白骨精(节选)》含答案.docx
- 宁波市鄞州区十三校2025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数学期中测试卷含答案.pdf
- 青岛市六十三中2025年10月月考八年级地理试卷.pdf
-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英语期中语法填空100题含答案.docx
- 云南省昆明市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适应性月考(四)历史试卷含答案.pdf
- 云南省昆明市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适应性月考(四)语文试卷含答案.docx
- 中考语文复习诗词鉴赏《早梅》含答案.doc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