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侧弯大病历书写范文.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脊柱侧弯大病历书写范文

一、主诉

发现背部不对称5年,加重伴左腰背部疼痛3月。

二、现病史

患者,女性,13岁,学生,于2023年8月15日入院。患儿母亲代诉:5年前(2018年9月)家长偶然发现其站立时背部两侧不对称,右侧肩胛骨略高于左侧,弯腰时右侧背部隆起明显,无腰背部疼痛、双下肢麻木无力等不适,未予重视及诊治。此后背部不对称逐渐加重,2021年10月于当地县医院就诊,行全脊柱正侧位X线检查提示“胸段脊柱侧弯,Cobb角约25°”,建议佩戴支具治疗。患儿佩戴支具3月后因自觉不适、影响运动(如跳绳、跑步),自行停用,未规律复诊。

近3月(2023年5月起),患儿诉左腰背部持续性钝痛,久坐(如学习2小时以上)或久站后加重,休息后可缓解,无夜间痛醒、下肢放射痛或麻木,无大小便异常。家长发现其背部隆起较前明显,右侧肩胛骨较左侧高约2cm,遂至我院门诊就诊。门诊查全脊柱站立位X线(2023年8月10日)示:胸段脊柱侧弯(T8-T12为主弯),Cobb角35°,伴轻度剃刀背畸形;腰椎代偿性侧弯(L1-L4),Cobb角15°。为进一步系统诊疗收入院。

自发病以来,患儿精神、饮食可,睡眠尚佳,大小便正常;近1年身高增长约8cm(目前身高158cm),体重无明显变化(45kg);月经初潮于2022年12月,周期规律(28-30天),经量正常。

三、既往史

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慢性病史;否认结核、肝炎等传染病史及接触史;否认重大外伤、手术史;否认食物及药物过敏史;预防接种史随当地计划免疫完成。

四、个人史

出生于本地,母孕40周顺产,出生体重3.2kg,无窒息史;生长发育正常,3岁会走,7岁入学,成绩中等;现为初中二年级学生,每日学习时长约6-8小时,坐姿多为前倾伏案,桌椅高度未特殊调整;日常运动以体育课跑步、课间操为主,无长期单侧负重(如单肩背包)习惯;饮食荤素均衡,每日牛奶摄入约200ml,无挑食;居住环境通风良好,睡眠时平卧为主,床垫偏硬。

五、家族史

父母体健,非近亲婚配;父亲身高172cm,母亲身高160cm;否认家族中脊柱侧弯、强直性脊柱炎、神经纤维瘤病等病史;否认其他遗传性或先天性疾病史。

六、体格检查

T36.5℃,P82次/分,R18次/分,BP105/65mmHg;体重45kg,身高158cm,BMI17.9kg/m2(正常范围)。

一般情况:发育正常,营养中等,神志清楚,查体合作;全身皮肤无黄染、皮疹,躯干及四肢可见2处咖啡斑(分别位于左侧腰背部、右侧大腿外侧),直径约0.5-0.8cm,边界清晰,表面无结节;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

脊柱专科检查:

-站立位视诊:脊柱向右侧弯曲(胸段为主),右侧肩胛骨较左侧高约1.5cm,右侧胸背部隆起(剃刀背畸形),高度约2cm;骨盆略向左侧倾斜(双侧髂嵴连线与水平线夹角约5°);双侧锁骨、肩峰基本对称。

-前屈试验(Adams试验):阳性,弯腰90°时右侧胸背部隆起明显(最凸点位于T10水平),左侧腰部代偿性凹陷;无局部皮肤凹陷、毛发增多或色素沉着。

-触诊:脊柱棘突无压痛、叩击痛;胸腰段椎旁肌紧张(右侧为著),无明显条索状硬结;双侧肋椎关节、腰骶关节无压痛。

-活动度:前屈70°(正常90°),后伸20°(正常30°),左侧弯25°(正常30°),右侧弯15°(正常30°),旋转(以T12为中心)左右各10°(正常15°)。

-神经系统检查:双下肢肌力5级(MMT分级),肌张力正常;双侧膝腱反射、跟腱反射对称(++);双侧痛温觉、触觉对称,无减退或过敏;病理征(Babinski征、Chaddock征)未引出;直腿抬高试验(双侧)70°无疼痛。

七、辅助检查

1.全脊柱站立位正侧位X线(2023年8月10日,本院):

-正位片:胸段脊柱向右侧弯曲,主弯顶点位于T10椎体,上端椎T8,下端椎T12,Cobb角35°;腰椎向左侧代偿弯曲,上端椎L1,下端椎L4,Cobb角15°;各椎体形态未见明显异常(无半椎体、蝴蝶椎等畸形),椎间隙无狭窄,椎弓根间距对称;骨盆轻度倾斜(双侧髂骨最高点水平差约1cm)。

-侧位片:胸段后凸角(T2-T12)25°(正常20°-40°),腰椎前凸角(L1-L5)40°(正常30°-50°),无明显矢状面失衡。

2.全脊柱CT平扫+三维重建(2023年8月12日,本院):

胸腰椎椎体形态正常,未见分节不良(如单侧骨桥)或形成障碍(如半椎体);椎弓根、椎板结构完整,未见椎弓根缺如或峡部裂;肋骨走行自然,无融合或分叉畸形。

3.全脊柱MRI(2023年8月13日,本院):

文档评论(0)

173****03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