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医案——寒湿.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此医案仅证明中医可以治疗此类疾病,但医案仅供参考,切勿个人盲目用药,建议到正规中医治疗机构详细辩证论治。

重用麻桂治愈寒湿

病案:朱某,男,36岁。

主诉及病史:开会卧地铺1星期,回家即感身疼骨楚。

诊查:面浮肤黄、神倦纳呆、小便时清时黄,舌苔微腻,脉息软涩。

辨证、治法:感受寒湿、清阳失宣,治宜疏解。

处方:净麻黄9g桂枝6g杏苡仁各9g生茅术9g苏藿梗各9g陈皮6g防己9g茯苓9g炙甘草5g

1剂未见多大变化,再剂麻黄加至15g,桂枝加至9g,服后微汗,诸症都解,调理而痊。

按语《金匮要略》曰:“湿家身烦疼,可与麻黄加术汤发其汗为宜。”又说:“病者一身尽疼,久伤取冷所致也。”卧于地铺,感受寒湿,湿性迟缓,故当时不觉,回家即感身疼。方以麻黄汤加味,服后未解,从桂枝汤不汗更服之例,加重麻桂之量,始得微汗而解。

本医案摘自《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粹》第1集,P128,吴考槃医案。

吴考槃,1903年生。江苏省海门县人。中医教授。1922年毕业于海门中兴医学校。1925年开业行医,从事中医临床和教学工作60余年,精通内、外、妇、儿、伤、喉等科。创办海门保神医学校,讲授过古文、医史、内经、伤寒、金匮、温病、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伤科、喉科、本草、诊断、方剂、各家学说及医案等课程,是中医界一专多能的中医专家。

历任上海浦东中国医药专门学校讲师、海门保神医学校校长兼教师、江海日报医学检讨编辑、南京中医学校医经教研组组长。

编著出版的著作有:《伤寒论百家注》、《金匮要略五十家注》、《本经集义》、《难经集义》、《麻黄汤六十五方释义》、《黄帝素灵类校勘》。还编有《伤寒论集义》、《金匮要略集义》、《神农本草经选解》、《黄帝素问集成》、《脉学释义》、《江苏医著》、《医学随录》等。发表论文有《黄帝内经素问灵枢考》、《难经厘定》、《伤寒论研讨》、《金匮要略方论题义》等30多篇。

曾任南京中医学院教授、光明中医函授大学顾问、张仲景国医大学名誉教授。

文档评论(0)

186****102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