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复习要点.docxVIP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复习要点.docx

本文档由用户AI专业辅助创建,并经网站质量审核通过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同学们,第一单元的学习旅程暂告一段落。这个单元的课文,如同一幅幅绚丽的画卷,带我们领略了自然的壮美与人文的光辉。复习并非简单的重复,而是对知识的梳理、巩固与深化,旨在提升我们的语文素养与运用能力。下面,我们就一同回顾本单元的重点内容,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一、复习总览

本单元以“自然之美”与“家国情怀”为核心主题,选编了《草原》《丁香结》《古诗词三首》《花之歌》等课文。复习时,应着重掌握生字词的音形义,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习作者观察事物、描写景物的方法,并能初步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

二、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一)生字词

1.会认字与会写字:

*熟练认读本单元要求“会认”的生字,掌握其读音,特别是多音字(如“行”、“勒”等)在不同语境下的正确读音。

*准确书写本单元要求“会写”的生字,注意间架结构、易错笔顺和重点偏旁部首。例如“毯”的笔顺、“腐”的间架、“缀”的右边写法等。

*重点掌握并能灵活运用课后“词语表”中的词语,理解词义,能区分近义词、反义词,并能进行词语归类(如描写景物的词语、表达心情的词语等)。

2.词语积累与运用:

*理解并运用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如“洒脱”、“幽雅”、“苍穹”、“旖旎”等,了解其近义词、反义词,能在具体语境中辨析和运用。

*积累课文中的四字词语或成语,如“一碧千里”、“翠色欲流”、“襟飘带舞”、“恍然大悟”等,并尝试运用到自己的口头和书面表达中。

*注意一些特殊词语的构成方式和表达效果。

(二)句子理解与表达

1.重点句段的含义: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或段落,体会其表达的思想感情或说明的道理。例如《草原》中描写草原景色和蒙汉情深的句子,《丁香结》中关于“丁香结”象征意义的议论。

2.句式特点与表达效果:关注课文中特殊句式的运用,如比喻、拟人、排比、夸张等修辞手法,体会其对增强语言表达效果的作用。例如,《草原》中“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这样的比喻就非常生动形象。

3.句子的连贯与得体:复习如何将句子组织得连贯、通顺,如何根据语境选择得体的语言进行表达。

三、课文阅读理解与分析

(一)整体感知

1.把握主要内容:能概括每篇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课文围绕什么主题展开叙述或描写。

2.体会思想感情:感受作者在文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如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对故乡的思念、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人生的感悟等。

(二)重点课文梳理

1.《草原》(老舍)

*主题:描绘了内蒙古草原的美丽风光和蒙古族人民的热情好客,歌颂了蒙汉两族人民之间的深厚情谊。

*重点:

*感受草原的辽阔、美丽(“一碧千里”、“翠色欲流”等词语的理解)。

*体会蒙古族人民的热情好客和蒙汉情深(迎客、相见、款待、联欢等场景)。

*品味老舍先生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的语言风格,特别是比喻、拟人手法的运用。

*理解“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的含义及所蕴含的情感。

2.《丁香结》(宗璞)

*主题:通过对丁香花的观察和描写,引出对“丁香结”的思考,感悟到人生中的问题也是一种“结”,要以豁达的心态去面对。

*重点:

*了解丁香花的颜色、形状、气味等特点。

*理解“丁香结”的双重含义(自然界的丁香花结和人生中不顺心的事)。

*体会作者由丁香结产生的人生感悟:“结,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太平淡无味了么?”

*学习作者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3.《古诗词三首》

*《宿建德江》(孟浩然):

*理解诗意,感受诗人旅途中的愁思。

*重点品味“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的意境。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苏轼):

*理解诗意,感受夏日西湖骤雨初晴的奇丽景色。

*体会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品味“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的动态美和色彩美。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辛弃疾):

*理解词意,感受乡村夏夜的宁静优美和丰收在望的喜悦。

*体会词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

*注意词的上下阕内容的联系与区别。

*共同重点:背诵并默写这三首古诗词,理解重点词语和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情感,感受古诗词的韵律美和意境美。

4.《花之歌》(纪伯伦)

*主题:以花的口吻,讲述了花的生命历程和精神追求,赞美了花积极乐观、无私奉献的品格。

*重点:

*理解花的象征意义(如光明、希望、美好、奉献等)。

*体会诗中蕴含的人生哲理和作者对美好事物的赞颂。

*

文档评论(0)

185****459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教师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