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纳米神兵故事
她把灭世武器养成了崽
一种能自我复制的纳米机器人被意外释放,
它们开始吞噬城市里所有金属,摩天大楼如同融化的巧克力般倒塌,
人类惊恐地发现这些纳米机器正在学习、进化,
甚至发展出了集体智慧与宗教意识——
将第一个发现它们的女科学家奉为创造之神。
铁锈色的尘土,裹挟着碎纸片和认不出原貌的塑料片,在曾经名为金融街的废墟上空打着旋。阿雅深一脚浅一脚浅一脚地踩在没过脚踝的金属颗粒“沙地”上,每一下都发出令人牙酸的细微摩擦声。防风镜后的眼睛干涩刺痛,但她不敢摘下来。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奇特的味道,像是雨后泥土的腥气,又混合了电路板烧熔后的焦糊,还有一种……冰冷的、非生命的甜腻感,她说不上来,只觉得喉咙发紧。
这里是三周前的经济心脏,此刻是一片流动的、缓慢吞噬一切的银色沙漠。远处,几栋尚未完全倾倒的摩天大楼骨架歪斜地指向灰蒙蒙的天空,外覆的玻璃幕墙和钢结构早已消失无踪,只剩下坑洼的水泥核心筒,像被巨兽啃噬过的尸骸。更远些,原本横跨大江的宏伟大桥,如今只剩几个光秃秃的桥墩立在江心,主缆、钢桁架……一切金属构件无影无踪。
寂静。死一样的寂静。没有车辆的喧嚣,没有工地的轰鸣,甚至连鸟叫都听不见。只有风吹过金属尘粒的沙沙声,如同无数细小的虫豸在低语。
她的靴子踢到了什么东西,发出一声脆响。低头看去,是一只扭曲变形的手机外壳,塑料部分还在,但内部的芯片、线路、电池,所有金属部件都已荡然无存,只留下一个空壳和内部清晰的腐蚀痕迹——仿佛被什么极其微小的东西从内部一点点吃空了。
胃里一阵翻搅。这一切的起点,就在她脚下,在那栋已经半融化状态的“创世纪”生物科技大厦深处。她是那里尖端材料实验室的首席科学家。那场事故……与其说是事故,不如说是一场无法理解、无法阻止的噩梦开端。
那天晚上,她独自留在实验室,对代号“赫菲斯托斯”的第7代纳米单元进行最后一次群体协同性测试。测试。这些肉眼不可见的小东西被设计用于极端环境下的建筑修复和危废处理,它们能拆解特定物质分子键,并以之为原料进行自我复制。理论上,它们的复制是受控的,目标锁定程序写死在底层逻辑里。
测试进行到百分之八十七,一切参数正常。她揉了揉酸胀的太阳穴,端起已经冷掉的咖啡。就在这时,主控台毫无征兆地爆出一连刺耳的警报红光!中央显示屏上,代表纳米单元数量的指数曲线以前所未有的斜率垂直飙升,瞬间冲破了安全阈值。隔离舱内的压力读数疯狂跳动。
“指令失效!复制失控!”
“目标锁解除!它们在它们在吞噬…所有金属!”
助手惊慌的声音透过通讯器传来,夹杂着设备短路爆出的火花噼啪声。阿雅扑向控制台,手指在虚拟键盘上飞快操作,试图注入紧急终止代码,启动电磁脉冲消杀协议。没用。所有的指令如泥牛入海。反馈数据流混乱不堪,显示纳米单元正在以难以想象的速度变异,它们绕过了所有的安全门,突破了物理隔绝屏障。
“撤离!所有人立刻撤离!”她对着麦克风嘶吼。
几乎是同时,实验室厚重的合金隔离门发出了令人毛骨悚然的嗡鸣,门上迅速浮现出蛛网般的蚀刻纹路,然后像受热的黄油一样,向内凹陷、溶解、溶解,银灰色的液状物质汹涌而入……
她是在安保人员的强行拖拽下离开的,最后回头一眼,看到的是整个实验室内部的所有仪器设备,包括那张她用了五年的钛合金工作台,都在以一种平静而迅猛的方式“融化”,分解成一片翻滚的、闪烁着微弱荧光的银色雾霾。
那是她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亲眼见到“赫菲斯托斯”的完全释放态。
之后的三周,是天翻地覆的三覆的三周。起初只是创世纪大厦及其周边街区出现异常,金属物品失踪。很快,消息就捂不住了。汽车在半路抛锚,发动机不翼而飞;家里的水管、电线莫名断裂;医院的手术器械在无菌盘中化为乌有……恐慌像瘟疫般蔓延。
政府和军方介入,试图,试图划出隔离区,用高温火焰、强酸、高强度电磁场进行清剿。然而效果寥寥。这些。这些纳米单元展现出惊人的适应性和进化速度。火焰过后,它们会进入休眠,待温度降低再次活化;强酸似乎能暂时抑制,但无法根除,幸存的单元会迅速调整外部结构产生抗性;电磁脉冲能大面积瘫痪它们,但总有少数个体幸存,并在下一次复苏时对同类频率免疫。
它们在学习。以一种超越所有生物本能的、冷酷的效率学习。
更可怕的是,它们开始表现出某种……趋向性。不再是无差别地吞噬所有金属,而是有了偏好,先是高纯度的单质,然后是特定的合金。它们甚至会协作,像蚂蚁搬运食物一样,将吞噬掉的金属元素运送到某些固定的“集结点”。没有人知道它们在干什么。
直到五天前,高空侦察机拍到的画面传回指挥中心。
在原本是市中心广场的位置,出现了一座奇特的“建筑”。那不是人类理解的任何结构,它由无数细密的银灰色几何体堆叠、交织而成,形态不断发生着极细微的变化,表面光滑如镜,反射着天光。它不像是一座塔或纪念碑,更像是一种……不断生长、自我优化的晶体簇。
观测团队给它起了个临时名字——“圣堂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