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临床路径(2010年版).docxVIP

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临床路径(2010年版).docx

此“医疗卫生”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临床路径(2010年版)

一、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高血压脑出血(ICD-10:I61.902),行开颅血肿清除术(ICD-9-CM-3:01.24)的患者。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神经外科学分册》《王忠诚神经外科学》等权威资料,诊断需满足以下条件:

病史:明确高血压病史,急性起病,表现为剧烈头痛、头晕、呕吐,严重者出现意识障碍。

体格检查:依据出血部位呈现特征性神经症状:

壳核出血:对侧肢体偏瘫,严重者进展为昏迷;

丘脑出血:对侧半身感觉障碍,累及内囊时伴偏瘫;

小脑出血:早期昏迷,脑干压迫症状明显;

脑叶出血:额叶出血致对侧上肢偏瘫,顶叶致感觉障碍,枕叶致同向偏盲,优势半球颞叶出血致语言障碍。

辅助检查:

头颅CT扫描:首选检查,可见高密度血肿影,明确出血部位与体积;

头颅MRI扫描:非首选,用于鉴别诊断(如肿瘤卒中)。

(三)治疗方案选择依据

手术适应证:

出现意识障碍、双侧瞳孔不等大等脑疝表现;

幕上血肿量>30ml,中线结构移位>5mm,侧脑室受压明显;

幕下血肿量>10ml,脑干或第四脑室受压明显;

内科保守治疗无效,血肿量持续增加,无绝对手术禁忌。

禁忌证:

合并严重心、肝、肾等脏器功能不全,无法耐受手术;

脑疝晚期,生命体征衰竭。

特殊情况处理:高龄、妊娠期或合并严重内科疾病者,需充分告知手术风险,患者或家属签字确认后实施或选择保守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

≤22天(含手术日当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第一诊断符合高血压脑出血疾病编码(ICD-10:I61.902)。

拟行开颅血肿清除术(ICD-9-CM-3:01.24)。

合并其他疾病但无需特殊处理,且不影响路径实施;脑疝晚期患者不进入本路径。

(六)术前准备(入院当天)

必需检查项目: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尿常规、血型、凝血功能、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

影像学检查:头颅CT扫描;

其他:心电图。

可选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行DSA、MRI、胸部X线平片等鉴别诊断。

术前处置:

控制血压(目标值140-160/90-100mmHg),使用脱水药降低颅内压;

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麻醉同意书等法律文件;

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术前0.5小时给药)。

(七)手术日(入院当天)

麻醉方式:全身麻醉。

手术方式:开颅血肿清除术,显微镜下操作优先;若血肿破入脑室致脑积水,同期行脑室外引流术。

手术置入物:颅骨固定材料、引流管系统。

术中用药:脱水药、降压药、抗菌药物,酌情使用抗癫痫药及激素。

输血:根据术中失血量决定是否输血。

(八)术后住院恢复(≤21天)

必需复查项目:

影像学:术后24小时内及出院前复查头颅CT,评估颅内情况;

实验室:血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等。

可选检查项目:血气分析、胸部X线平片、B超等(根据病情需要)。

术后处置:

切口管理:每2-3天换药1次,术后7天拆线(或酌情延长);

呼吸道管理:必要时行气管切开术,加强肺部护理;

康复治疗:早期患肢被动功能锻炼;

药物治疗:继续控制血压、降颅压,抗菌药物使用不超过24小时(特殊情况≤48小时)。

(九)出院标准

生命体征平稳,病情稳定。

体温正常,相关化验指标无明显异常。

手术切口愈合良好,无感染征象。

昏迷患者若生命体征平稳,且无需住院处理的并发症,可转康复机构继续治疗。

(十)变异及原因分析

术中或术后继发颅内血肿、脑水肿、脑梗塞等,需二次手术,延长住院时间。

出现切口感染、颅内感染、肺部感染等并发症,需进一步治疗。

合并应激性溃疡、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内外科疾病,导致住院时间延长。

二、临床路径表单

时间

主要诊疗工作

重点医嘱

护理工作

住院第1日(手术当天)

1.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完成病历书写2.开具检查单,评估病情。制定治疗方案,完善术前准备。急诊手术5.术后监护生命体征及神经功能

1.急查血常规、凝血功能、生化等2.头颅CT、心电图。术前禁食水,备血术前抗菌药物5.术后特级护理,监测生命体征

1.入院评估,建立护理记录。协助完成检查3.术前备皮、导尿等准备4.术后体位护理、切口护理

住院第2-3日(术后1-2天)

1.观察神经功能及生命体征变化2.复查头颅CT,评估结果并处理3.复查实验室指标评估是否需气管切开

1.特级/一级护理,流质饮食2.降颅压、控制血压药物3.抗菌药物(≤24小时)切口换药

1.密切监测意识、瞳孔、生命体征2.呼吸道护理,翻身拍背。引流管护理

住院第4-7日

1.评估神经功能恢复情况。观察切口愈合情况3.调整治疗方案,启动

文档评论(0)

智慧的由来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本人从事文件及课件编写十几年,对培训管理和PPT课件有丰富的经验。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