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线粒体和叶绿体;本章内容提要;第一节线粒体与氧化磷酸化;一、线粒体的形态结构;成纤维细胞线条状线粒体;家兔肝脏细胞颗粒状线粒体;蝙蝠肝脏细胞棒状线粒体;(二)大小
因细胞种类和生理状态的不同而变化。
一般直径0.5~1μm,长1.5~3.0μm;胰腺的外分泌细胞中可达10~20μm,称巨线粒体。;(三)数目
数目:不同类型的细胞中差异很大,数百到数千不等。
如:
肝细胞约1700个线粒体,占细胞体积的20%。
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无线粒体。
;(四)线粒体的分布;精子细胞线粒体集中在鞭毛中轴周围,形成鞭毛的外鞘。;(五)线粒体的超微结构;由内外两层单位膜构成的封闭的囊状结构,分为外膜、内膜、膜间隙和基质四部分。;外膜(outmembrane)
厚约6nm;
具有孔蛋白(porin)构成的亲水通道;
通透性很高,允许小分子(5×103)物质通过。
内膜(innermembrane)
厚6~8nm,类似细菌质膜;
通透性很低;
具转运蛋白;
;内膜具有嵴,能扩大表面积(5~10倍);
嵴上有基粒,是氧化磷酸化的结构部位,也称为ATP酶复合体;
每个线粒体上大约有104~105个基粒。;线粒体嵴;;偶联因子F1:α3β3γδε复合体,具有3个ATP合成的催化位点(每个β亚基1个)。
偶联因子F0:ab2c12复合体,嵌入内膜,12个c亚基组成一个环形结构。具有质子通道。
F型质子泵;;基质(matrix):
是内膜和嵴围成的腔隙中比较致密的物质。
内含大量蛋白质和脂类物质,包括:
丰富的酶,如:催化三羧酸循环、脂肪酸氧化、氨基酸分解及蛋白质合成等有关的酶。
双链环状DNA和核糖体。;内膜;二、线粒体的化学组成和酶的分布;外膜;线粒体异常与疾病;糖蛋白质脂肪;线粒体中的主要代谢反应;;电子传递链:是一组酶的复合体,分布并嵌在线粒体内膜上,细胞吸入的氧,在这条链上被利用与氢结合,在递氢时也同时传递电子,又称为呼吸链。;电子传递链的主要组分
1、NADH: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
(氧化态:NAD+;还原态:NADH)
2、黄素蛋白:FMN,黄素单核苷酸
FAD,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
3、细胞色素:Cyta、a3、b、c、c1
4、铁硫蛋白:2Fe-2S、4Fe-4S
5、辅酶Q:氧化型醌Q,
还原型氢醌QH2、
自由基半醌QH;电子传递链的主要组分
1、NADH:连接Kreb循环和呼吸链,将氢交给黄素蛋白。;2、黄素蛋白:含FMN或FAD,可接受2个电子2个质子。相关脱氢酶:①NADH脱氢酶(FMN);②琥珀酸脱氢酶(FAD)。;3、细胞色素:含血红素铁,通过Fe3+/Fe2+变化传递电子,包括细胞色素a、a3、b、c、c1,其中a、a3含有铜原子。;4、铁硫蛋白:分子结构中每个铁原子和4个硫原子结合,通过Fe3+/Fe2+互变进行电子传递,有2Fe-2S和4Fe-4S两种类型。;5、辅酶Q:脂溶性小分子醌类化合物,有3种形式,即:氧化型醌Q,还原型氢醌QH2和自由基半醌QH。;电子传递链的复合物
复合体Ⅰ:NADH脱氢酶复合体(1FMN,6FeS)
复合体Ⅱ:琥珀酸脱氢酶复合体(1FAD,2FeS)
复合体Ⅲ:细胞色素还原酶复合体(Cytb/c1,1FeS)
复合体Ⅳ:细胞色素氧化酶复合体(Cytc,1FeS);1、复合物I:NADH脱氢酶。
组成:42条肽链,呈L型,含一个FMN和至少6个铁硫蛋白,以二聚体形式存在。
作用:催化NADH的2个电子至辅酶Q,同时由M侧转移4个质子至C侧。
NADH→FMN→Fe-S→Q
NADH+5H+M+Q→NAD++QH2+4H+C;2、复合物II:琥珀酸脱氢酶
组成:至少4条肽链,含1个FAD,2个铁硫蛋白。
作用:催化琥珀酸的低能电子至辅酶Q,不转移质子。
琥珀酸→FAD→Fe-S→Q。
琥珀酸+Q→延胡索酸+QH2;3、复合物III:细胞色素c还原酶。
组成:至少11条肽链,二聚体,含细胞色素b566、b562、1个铁硫蛋白和1个细胞色素c1。
作用:催化电子从辅酶Q传给细胞色素c,每转移1对电子转移4个H+至C侧。
2还原态cytc1+QH2+2H+M→2氧化态cytc1+Q+4H+C;Qcycle;4、复合物IV:细胞色素c氧化酶
组成:二聚体,每个单体至少13条肽链。
作用:将从细胞色素c接受的电子传给氧,每转移一对电子,在M侧消耗2个质子,同时转移2个质子至C侧。
cytc→CuA→hemea→a3-CuB→O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