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儿科三基知识点详解及练习题
引言
儿科医学作为临床医学的重要分支,其服务对象是处于不断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儿童。与成人相比,儿童在生理、病理、疾病谱、临床表现以及治疗反应等方面均有显著差异,且年龄越小,差异越明显。因此,扎实掌握儿科“三基”(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是每一位儿科医务工作者开展临床工作、保障医疗安全、提高医疗质量的根本前提。本文章旨在对儿科三基的核心知识点进行梳理与详解,并辅以针对性练习题,以期为同仁们巩固基础、提升业务能力提供有益参考。
一、儿科三基概述
儿科“三基”是儿科临床实践的基石。
*基础理论:涵盖儿童生长发育、儿童保健、儿童心理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等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
*基本知识:包括儿科常见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原则及预防措施等。
*基本技能:涉及儿科体格检查、病史采集、常用诊疗操作(如穿刺、给药、氧疗等)、危重症识别与初步处理、辅助检查结果判读等。
掌握儿科三基,不仅要求记忆,更强调理解和灵活应用,特别是在面对病情变化快、表达能力有限的患儿时,扎实的三基功底尤为重要。
二、核心知识点详解
(一)小儿年龄分期及各期特点
儿童的生长发育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但各年龄阶段又有其独特的生理和病理特征,了解这些分期有助于疾病的诊断与防治。
1.胎儿期:从受精卵形成至胎儿娩出,约40周。此期完全依赖母体,易受母体健康状况、营养、环境及药物等因素影响。
2.新生儿期:自胎儿娩出脐带结扎至生后满28天。此期生理调节和适应能力不成熟,发病率高,死亡率也高,尤以生后7天内为甚(早期新生儿)。
3.婴儿期:自出生至1周岁之前。是生长发育极其迅速的时期,对营养需求高,但消化功能尚未完善,易发生消化紊乱和营养不良。同时,来自母体的抗体逐渐减少,自身免疫功能尚未成熟,易患感染性疾病。
4.幼儿期:自1周岁至满3周岁之前。体格发育速度较前减慢,但智能发育迅速,语言、动作及社交能力发展快。活动范围增大,好奇心强,识别危险能力不足,易发生意外。
5.学龄前期:自3周岁至6-7岁入小学前。体格发育稳步增长,智能发育更加完善,求知欲强,模仿力强,可塑性大。免疫功能逐渐增强,但仍易患传染病。
6.学龄期:自入小学始(6-7岁)至青春期前。除生殖系统外,各系统器官均接近成人水平。认知能力进一步发展,是学习的重要时期。
7.青春期:从第二性征出现到生殖功能基本成熟、身高停止增长的时期。女孩一般从11-12岁开始到17-18岁,男孩从13-14岁开始到18-20岁。此期体格生长再次加速,出现第二个高峰,生殖系统迅速发育成熟,心理行为变化大,易出现心理卫生问题。
(二)生长发育
生长发育是儿童区别于成人的基本特征。
1.生长发育的规律:
*连续性与阶段性:整个儿童期不断进行,但各年龄阶段生长速度不同,如婴儿期是第一个高峰,青春期是第二个高峰。
*各系统器官发育不平衡:神经系统发育较早,生殖系统发育较晚,淋巴系统则先快后慢。
*顺序性:遵循由上到下(头→颈→躯干→下肢)、由近到远(从臂到手,从腿到脚)、由粗到细(从全掌抓握到手指拾取)、由低级到高级(从视听感觉到语言、思维)、由简单到复杂的规律。
*个体差异:受遗传、环境等多种因素影响,存在一定的正常范围波动。
2.常用生长发育指标:
*体重:反映儿童近期营养状况的灵敏指标。出生体重平均3kg(男略重于女)。生后3个月约为出生时2倍(6kg),1岁时约为3倍(9kg),2岁时约为4倍(12kg)。
*身高(长):反映长期营养状况和骨骼生长情况。出生时平均50cm。1岁时约75cm,2岁时约85cm。2-12岁身高估算公式:身高(cm)=年龄×7+75。
*头围:反映脑和颅骨的发育。出生时平均33-34cm。1岁时约46cm,2岁时约48cm。头围过小提示脑发育不良,过大或增长过快则需警惕脑积水、佝偻病等。
*胸围:反映胸廓、肺及胸背肌肉的发育。出生时胸围略小于头围1-2cm,约32cm。1岁左右胸围约等于头围,1岁后胸围超过头围,其差数约等于年龄减1。
*前囟:为顶骨和额骨边缘形成的菱形间隙,出生时约1.0-2.0cm(对边中点连线长度)。前囟应在生后12-18个月内闭合。前囟早闭或过小见于小头畸形,迟闭或过大见于佝偻病、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等。前囟饱满提示颅内压增高,凹陷常见于脱水或极度消瘦。
(三)儿童喂养与营养
合理喂养是保证儿童健康成长的关键。
1.婴儿喂养:
*母乳喂养:是婴儿最理想的天然食物,含有丰富且比例适宜的营养素,还含有免疫活性物质、生长因子等,有利于婴儿消化吸收、增强免疫力、促进母婴情感交流。应坚持纯母乳喂养至6个月,按需哺乳。
*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