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古诗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七年级下册的课外古诗词四首——《竹里馆》、《春夜洛城闻笛》、《逢入京使》和《晚春》,虽篇幅短小,却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各具特色。深入理解这些作品,不仅能提升我们的文学素养,更能涵养性情,启迪心智。本文将对这四首诗进行系统性的梳理与赏析,以期为同学们的学习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竹里馆》——王维:独坐幽篁,明月相伴的静谧之美
诗歌原文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诗歌主旨
此诗描绘了诗人在幽深的竹林中独坐、弹琴、长啸的悠闲生活,表现了诗人宁静淡泊的心境和对隐居生活的怡然自得。它不仅仅是对自然景物的简单描摹,更是诗人内心世界的外化,展现了一种物我两忘、天人合一的境界。
名句赏析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这两句诗堪称点睛之笔。诗人独坐深林,无人知晓,看似孤寂,实则不然。皎洁的明月仿佛善解人意的知己,悄然洒下清辉,与诗人相伴。这里的“明月”不仅仅是自然景物,更是诗人高洁品格的象征,也是他精神世界的慰藉。诗人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将明月写得有情有义,使得整首诗的意境更加清幽绝俗,也含蓄地表达了诗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情怀。
艺术特色
1.白描手法,意境清幽:全诗语言朴素自然,如同口语,却将“幽篁”、“深林”、“明月”这些寻常景物组合在一起,营造出一种清幽、宁静、高远的意境。
2.以动衬静,情景交融:“弹琴”、“长啸”这些动态的描写,反而更衬托出竹林的幽静和诗人内心的平和。诗人的情感与周围的自然环境完美融合,达到了情景交融的艺术效果。
3.言简意丰,余味悠长:短短二十字,看似平淡无奇,却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和深邃的哲思,引人无限遐想,体现了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特点。
拓展思考
这首诗带给我们的启示是,真正的宁静并非来自外界的喧嚣与否,而源于内心的澄澈与平和。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我们不妨学习诗人,学会与自然对话,与自己独处,在静谧中寻找心灵的慰藉与力量。
二、《春夜洛城闻笛》——李白:一曲乡音,牵动万千愁绪
诗歌原文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诗歌主旨
诗人通过描写在春夜洛阳城中听到悠扬的笛声,触发了浓浓的思乡之情。全诗紧扣“闻笛”这一核心事件,层层递进地抒发了游子对故乡和亲人的深切思念。
名句赏析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这两句是全诗的情感高潮。“折柳”是古代送别的习俗,柳谐音“留”,古人常用折柳来表达惜别之情,因此“折柳”曲也成为了离别的象征。诗人在夜风中听到这熟悉的曲调,自然而然地联想到了故乡的亲友和曾经的离别场景。“何人不起”以反问的语气,将个人的思乡之情推向了普世的情感共鸣,使得这种愁绪具有了更广泛的感染力,仿佛全城的人都被这笛声勾起了乡愁。
艺术特色
1.以声传情,虚实结合:诗歌以“玉笛暗飞声”起笔,先写笛声的悠扬缥缈,这是实写;继而写笛声“散入春风满洛城”,则带有夸张和想象的成分,是虚写,营造出笛声无处不在、笼罩全城的氛围。
2.巧用典故,意蕴深远:“折柳”典故的运用,使得诗歌的思乡之情有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不直言思乡,而思乡之情自现,含蓄而深刻。
3.情感层层递进:从笛声的“暗飞”到“满洛城”的扩散,再到“闻折柳”的触动,最后到“故园情”的奔涌,情感由隐而显,逐步强化,极具感染力。
拓展思考
音乐是无国界的语言,更是情感的催化剂。这首诗让我们体会到,最能触动人心的往往是那些与我们生命经验紧密相连的声音或意象。当我们身处异乡,一句乡音,一首老歌,都可能瞬间勾起我们对故土的无限眷恋。
三、《逢入京使》——岑参:马上相逢,一纸平安报家人
诗歌原文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诗歌主旨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在远赴边塞途中偶遇回京使者,因无纸笔而托其捎口信回家报平安的情景,真切地表达了诗人对家乡和亲人的深切思念以及身处边塞的无奈与苍凉。
名句赏析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这两句诗朴素至极,却饱含深情。“马上相逢”点明了相遇的仓促与意外,“无纸笔”则突出了边塞生活的艰苦和通讯的不便。在这种情况下,诗人所能做的,唯有托使者“传语报平安”。这简单的五个字,承载了诗人对家人所有的牵挂与慰藉,将游子的思乡之情和对家人的体贴表现得淋漓尽致。语言平淡如水,情感却浓如醇酒。
艺术特色
1.直抒胸臆,朴素真挚:全诗没有华丽的辞藻,也没有精巧的构思,而是以平实的语言,直接抒发内心的情感,如“泪不干”、“报平安”,字字皆是真情流露,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2.细节传神,情景生动:“东望”的动作,“路漫漫”的景象,“双袖龙钟”的情态,以及“马上相逢”的场景,都描写得十分生动具体,仿佛历历在目,让读者能够深切感受到诗人当时的处境和心情。
3.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YY_T 1939-2024 医疗器械细菌内毒素试验方法 重组C因子法.docx VIP
- (正式版)B 5908-2005 石油储罐阻火器.docx VIP
- 妇幼保健服务转介流程及实施.docx VIP
- [学前教育学试卷.doc VIP
- 孕产妇艾滋病、梅毒和乙肝五项检测登记本.doc VIP
- 青少年网瘾成因分析及对策研究的任务书.docx VIP
- 53425计算机科学概论原书dale.pptx VIP
- 专题05 修辞与描写和说明方法-2022-2023学年四年级语文上册寒假专项提升(部编).docx VIP
- 医疗考试结构化面试试题(含答案).docx VIP
- 2025年社会学概论考试题目及答案.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