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医案——水肿(二).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此医案仅证明中医可以治疗此类疾病,但医案仅供参考,切勿个人盲目用药,建议到正规中医治疗机构详细辩证论治。

宣肺运脾法治愈水肿

病案:陈某,男,4岁。

主诉及病史:浮肿5天。浮肿前曾患皮肤湿疹,经治疗已愈。继而出现面部浮肿,尿常规检查:蛋白(+++),红细胞(+++),脓细胞(+),颗粒管型(+)。已用青霉素,浮肿未消而来我院门诊。

诊查:患儿面目周身浮肿,小便不多,腹部肿满,脉来浮滑,舌苔薄白。

辨证:良由风邪外客,脾湿不化,夫面肿曰风,足肿曰湿,风湿相搏,是以一身尽肿。

治法:拟从肺脾同治。缘肺主一身之气化,且肺主皮毛,宣肺则可以胜湿;脾主运化,脾健则水湿自行矣。

处方:炙麻黄3g桂枝3g防风己各3g生白术6g生姜衣3g猪茯苓各6g冬瓜皮10g赤小豆15g

服药3剂,小便增多,肿势见退。6剂后,浮肿大消,腹胀轻微。服药12剂,浮肿、腹胀尽消,二便正常。中土已有坐金制水之权,拟从原意,减宣肺之制,增益气之品,巩固疗效。

处方:黄芪10g党参10g防风己各3g白术6g泽泻6g桂枝3g猪茯苓各6g赤小豆15g

3剂后,诸恙均退,精神振作,胃纳正常,尿常规已转阴。改用成药加味五苓片,以善其后。

按语水肿一证,有阳水、阴水之分;病有在肺、在脾、在肾之别。脾土制水之理尤应重视,《景岳全书》谓:“脾属中土,主传化水气,为水之堤防。脾健土旺,则水湿自得运行。”健脾去湿之法,有宽中燥湿,如平胃、二陈之属;有利水渗湿,如五苓、五皮之类。然湿为阴邪,非温不化,凡表热疏解、疱毒已清,热象不著而肢肿腹胀者,利水之剂均宜用通阳之品,如桂枝、黄芪、姜皮、附子辈,阳气布散,则水湿阴霾自消。

本医案摘自《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粹》第1集,P152-153,江育仁医案。

江育仁,1916年生。江苏省常熟县人。中医教授,主任中医师。早年从虞山儒医刘馨山学内科,后随上海名医徐小圃专习儿科。1938年毕业于上海中医学院,行医50年,临床擅长小儿急症,并以温阳法和温清法同用治疗危重疑难症著称。

江氏曾任南京中医学院教授、附属医院主任医师,中华全国中医学会理事、儿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江苏省中医学会副会长、江苏省科学技术协会常委、江苏省卫生厅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医年鉴》编委、江苏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省人大常委会委员、省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委员会委员等职。

主要著作和主编的书籍有:《中医儿科诊疗学》、《中医儿科临床手册》、《中医儿科学》、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中医儿科学》五版教材等。此外还在期刊杂志上发表有重要学术价值的论文多篇。

文档评论(0)

186****102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