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采光井玻璃方案
一、设计核心要素:基于场景需求的多维度平衡
采光井玻璃方案的设计并非单一追求透光率,而是需要根据建筑类型(住宅、商业、工业)、井道深度、周边环境(是否临街、有无遮挡物)及使用功能(人员活动区、设备管井、景观空间)等核心场景,建立多目标优化模型。
1.采光效率的量化控制
需结合当地日照参数(如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角)计算玻璃的最佳倾斜角度,避免因角度不当导致的光线反射浪费或夏季眩光问题。对于深度超过5米的采光井,建议采用高透光率玻璃(可见光透射比≥80%)配合反光板设计,通过二次反射提升底部照度均匀度。在商业建筑的下沉式广场等人员密集区域,还需考虑玻璃表面的光反射对周边环境的光污染影响,可通过选择低反射率玻璃(反射率≤15%)或局部设置遮阳格栅进行控制。
2.结构安全的动态评估
采光井玻璃需承受风荷载、雪荷载及可能的冲击荷载(如高空坠物、人为踩踏)。在高层建筑裙房屋顶的采光井,应特别关注阵风系数对玻璃的瞬时压力;而位于人行道或停车场上方的采光井,则必须满足抗冲击破碎后的安全性要求。结构计算时需注意,玻璃的许用应力应根据支撑方式(点支式、框支撑)和边界条件进行折减,同时考虑温度变化引起的热应力效应。
3.环境适应性设计
不同气候区对采光井玻璃的性能要求差异显著。寒冷地区需重点考虑保温性能,可采用三玻两腔中空玻璃配合暖边间隔条;多雨地区则需强化防水构造设计,玻璃边缘的密封胶应选择耐候性优异的硅酮类产品,并设置多道排水坡度。对于存在腐蚀性气体(如工业区)或高湿度环境(如地下泳池),玻璃支撑框架的材质应优先选择316不锈钢或氟碳喷涂铝合金,避免锈蚀影响结构安全性。
二、玻璃材料的科学选型:性能匹配与成本优化
采光井玻璃的材料选择是方案设计的核心环节,需摒弃越厚越好越贵越好的误区,而是根据具体使用场景的性能需求进行精准匹配。当前市场上主流的采光井玻璃材料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1.安全玻璃的基础应用
钢化玻璃因其较高的抗冲击强度(是普通玻璃的3-5倍)和破碎后呈钝角颗粒状的特性,成为采光井玻璃的基础选择。但需注意,单片钢化玻璃存在自爆风险,对于人流量较大区域的采光井,建议采用夹胶钢化玻璃(即钢化玻璃+PVB/EVA胶片复合)。胶片厚度应根据设计荷载计算确定,一般人员活动区不小于0.76mm,机动车通行区域需达到1.52mm以上。
2.节能玻璃的合理配置
在寒冷地区或对室内温度控制要求较高的建筑中,中空玻璃是提升保温性能的有效手段。设计时需注意:中空玻璃的空气层厚度并非越大越好,12-16mm是性价比最优区间;Low-E镀膜层的位置应根据气候区选择(北方置于内层,南方置于外层);对于有隔音需求的区域(如临近主干道),可采用充气中空玻璃(充氩气或氪气)配合不同厚度的玻璃组合(如5+12A+6+12A+5),提升声波衰减效果。
3.特殊功能玻璃的场景化应用
磨砂/压花玻璃:适用于对私密性要求较高的采光井(如住宅地下一层卧室采光),可通过表面纹理散射光线,避免视线穿透。
光伏玻璃:在大面积采光井(如商业综合体地下车库入口)中,可结合碲化镉薄膜光伏玻璃,实现光伏发电与采光的双重功能,但需注意其透光率会降低15%-30%,需核算对地下空间照度的影响。
防火玻璃:当采光井邻近疏散通道时,应根据建筑防火规范要求,选用相应耐火极限的复合防火玻璃(如1小时、2小时耐火等级),且玻璃框架需同步满足防火要求。
三、构造节点与安装工艺:细节决定方案成败
即使选用优质的玻璃材料,若构造节点设计不合理或安装工艺粗糙,仍可能导致漏水、玻璃脱落、冷凝水积聚等问题。采光井玻璃系统的构造设计需重点关注以下关键节点:
1.支撑框架的结构合理性
框架材料宜选用铝合金型材(6061-T6)或钢材(Q235B),型材截面需通过结构计算确定,避免因刚度不足导致玻璃变形过大。对于大跨度采光井(单跨超过4米),建议采用钢结构桁架支撑体系,节点处设置减震垫片,减少结构振动对玻璃的影响。框架与建筑主体结构的连接应采用预埋件+螺栓连接方式,严禁直接焊接,确保连接节点的可调节性和耐久性。
2.密封防水与排水系统
多道密封设计:玻璃与框架之间应采用结构密封胶+耐候密封胶的双道密封,内侧结构胶(如硅酮结构胶)负责承载,外侧耐候胶(如硅酮耐候胶)负责防水,胶缝宽度应根据玻璃厚度和温差变形量计算确定,一般不小于7mm。
排水坡度与路径:玻璃面板应设置不小于2%的排水坡度,框架型材需设计排水槽和排水孔,排水孔间距不宜大于600mm,且需设置防虫网。对于连续布置的采光井,应在分隔处设置挡水条,避免雨水跨区域流淌。
冷凝水控制:在温差较大地区,玻璃内侧可设置冷凝水收集槽,通过排水管引至建筑排水系统,避免冷凝水直接滴落至下方空间。
3.安装工艺的质量控制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