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光热存储用高储能密度相变微胶囊的设计制备及热特性研究.pdfVIP

太阳能光热存储用高储能密度相变微胶囊的设计制备及热特性研究.pdf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摘要

太阳能是一种绿色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其高效利用对于缓解能源危机和改善生态

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以相变材料为储能介质的潜热存储技术是高效利用太阳能的一

种有效途径。然而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相变材料会出现泄漏污染、挥发损失和循环寿

命短等问题。相变材料的微胶囊化是目前颇受关注的封装复合方法,将相变材料包封

在物化性质稳定和致密程度较高的壳层内,不仅可以有效限制其相变过程中体积变化,

避免流动泄漏和污染腐蚀,而且也能显著提高其传热比表面积。但是传统的相变复合

微胶囊不具有光吸收和热转化能力,无法高效吸收占太阳辐射能量约97%的可见光和

红外光。基于此,本论文致力于通过不同的构筑合成策略将羟基化碳纳米管(HO-

CNTs)、聚多巴胺(PDA)、硫化铜(CuS)和氧化石墨烯(GO)等光热材料分别掺入

到有机芯材相变复合微胶囊壳层结构中,并探究光热材料的引入对其包封结构形貌、

相变储热性能、导热性能、热稳定性和光热转化能力的影响。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和成果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在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钠盐(SMA1000HNa)的乳化体系中,将HO-

CNTs改性三聚氰胺-甲醛预聚体溶液加入到正十六醇微胶束乳液中,通过静电吸附作用

和缩聚交联反应形成正十六醇@HO-CNTs改性密胺树脂相变微胶囊。合成的相变复合

微胶囊具有规整的核-壳结构球状形貌,且壳层包封致密性良好。HO-CNTs碳基材料能

够散布、贯穿和缠绕在相变复合微胶囊的腔体内部和壳层表面。热分析结果表明,HO-

CNTs改性相变复合微胶囊拥有较高的热稳定性,在65°C恒温下没有发生流动泄漏。

随着HO-CNTs用量增加,相变复合微胶囊的相变储热密度虽然呈现降低趋势,但始终

保持在150J·g-1以上。在500次热循环过程中,相变复合微胶囊展现出稳定的相变储热

与放热行为。当HO-CNTs用量为0.6wt%时,相变复合微胶囊的热导率达到0.3598

-1-1

W·m·K。此外,相变复合微胶囊在HO-CNTs改性后表现出明显的光热转化效应,最

高平衡温度达到75.1°C,提高了11.9°C。循环光照测试结果表明相变复合微胶囊具有

稳定可逆的光热能吸收、存储和释放性能。

(2)在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的乳化体系中,先将CaCl溶液和NaCO溶

223

液加入到正十八烷微胶束乳液中,经过自组装沉淀反应获得CaCO3壁材相变微胶囊,

再继续加入多巴胺溶液,通过氧化自聚反应形成正十八烷@PDA改性CaCO3相变微胶

囊。相变复合微胶囊具有规整的球状包封结构,粒径约为3.0μm,且分散状态良好。

PDA能够均匀粘附沉积于CaCO3壳层表面。在复合壳层的保护下,相变复合微胶囊具

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尤其是在较多PDA负载量下,其起始失重温度明显高于纯正十八

-1

烷的。相变复合微胶囊的相变热焓高于140J·g,且芯材包封率可达60%。热循环试验

结果表明,相变复合微胶囊具有稳定可逆的热循环性能。相变复合微胶囊在PDA粘附

-1-1

修饰后保持着较好的导热性能,其热导率在0.4420W·m·K以上。在光照2400s后,

PDA改性相变复合微胶囊达到的最高平衡温度比未改性相变复合微胶囊的高出11.3°C。

在循环光照过程中,相变复合微胶囊展现出稳定的光热转化性能。

(3)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的乳化体系中,利用静电作用将正硅酸

四乙酯(TEOS)和3-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MPTMS)吸附到正二十二烷微胶束表面,

经过界面水解缩聚反应获得巯基化SiO2壁材相变微胶囊,再接着加入Cu(Ac)2溶液和

NaS溶液,通过自组装沉淀反应形成正二十二烷@CuS改性SiO相变微胶囊。相变复

2

文档评论(0)

拥有快乐的你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