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初中中国历史唐朝与南诏关系课件.pptxVIP

2025 初中中国历史唐朝与南诏关系课件.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诏的含义与六诏的地理分布演讲人

01.02.03.04.05.目录诏的含义与六诏的地理分布南诏崛起的天时、地利、人和对唐朝边疆治理的启示对南诏发展的推动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贡献

2025初中中国历史唐朝与南诏关系课件

各位同学,当我们翻开《旧唐书》《新唐书》的记载,或是凝视着大理崇圣寺三塔斑驳的塔身上那些唐代风格的浮雕时,一个跨越云贵高原与中原大地的千年故事便缓缓展开——这是盛唐与南诏之间,既有金戈铁马的碰撞、又有琴瑟和鸣的交融,既有政治博弈的智慧、更有人文互通的温度的双边关系史。今天,我们就沿着历史的脉络,一起走进这段被苍山洱海见证的特殊情缘。

一、背景溯源:从六诏并立到南诏崛起——唐与南诏关系的地理与政治起点

要理解唐朝与南诏的关系,首先需要明确两个基本概念:什么是诏?南诏又是如何从六诏中脱颖而出的?

01诏的含义与六诏的地理分布

诏的含义与六诏的地理分布在唐代的西南边疆,诏是当地乌蛮、白蛮等少数民族对部落联盟首领的称呼,《蛮书》中记载:其先渠帅有六,自号六诏,兵力相埒,各有君长。这六个较大的部落联盟,史称六诏,其分布范围大致在今天云南省西部及中部地区:

蒙巂诏:位于今云南巍山北部至漾濞一带;

越析诏:又称磨些诏,以今宾川为中心,主体为磨些族(今纳西族先民);

浪穹诏:核心区域在今洱源县城;

邆赕诏:位于浪穹诏之南,今洱源县邓川镇;

施浪诏:在浪穹诏东北,今洱源县三营镇;

蒙舍诏:因位于其他五诏之南,故被称为南诏,中心在今云南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

诏的含义与六诏的地理分布这种六诏并立的格局,既是西南地区民族分布的自然结果,也与唐朝初年对边疆的羁縻政策密切相关。唐朝通过册封当地首领为都督、刺史,承认其自治权,同时将西南纳入天下秩序的框架中。

02南诏崛起的天时、地利、人和

南诏崛起的天时、地利、人和在六诏中,南诏最终能完成统一,与唐朝的扶持密不可分。我在查阅《资治通鉴》时注意到,开元年间(713-741年)的一条记载特别关键:(开元二十六年)九月,戊午,册南诏蒙归义为云南王。这里的蒙归义,即南诏首领皮逻阁(蒙氏家族),他的崛起有三重动因:

地理优势:蒙舍川(今巍山坝子)土地肥沃、气候宜人,农业基础优于其他五诏;

唐朝战略需求:当时吐蕃势力不断向南渗透,威胁唐朝西南边疆(如678年吐蕃攻陷安戎城,控制今四川西部),唐朝急需在西南扶持一个能牵制吐蕃的地方政权;

南诏的主动靠拢:皮逻阁多次遣使入长安朝贡,献上骏马、虎皮等方物,甚至将次子阁罗凤送入长安为质(《南诏德化碑》记载:子弟朝不绝书,进献府无余月),展现出对唐朝的忠诚。

南诏崛起的天时、地利、人和在唐朝的支持下,皮逻阁通过军事兼并(如737年联合唐军击败河蛮,夺取太和城)和政治联姻(与白蛮大姓杨氏结盟),最终在738年完成六诏统一,建立以洱海为中心的南诏政权,定都太和城(今大理太和村)。这一事件,标志着唐朝与南诏关系从松散羁縻转向正式册封的新阶段。

二、关系演进:从君臣相得到兵戎相见再到和盟归一——唐诏关系的三个关键阶段

南诏与唐朝的关系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着双方实力消长、边疆局势变化,经历了从蜜月到冲突、再到重新和解的复杂过程。这种波动,恰恰反映了古代中原王朝与边疆民族政权互动的典型特征。

南诏崛起的天时、地利、人和(一)第一阶段(738-750年):云南王的荣耀——政治册封与军事协同

皮逻阁被册封为云南王后,南诏与唐朝进入一段君臣相得的黄金时期。这一时期的互动主要体现在三个层面:

政治层面:唐朝授予南诏首领特进(正二品文散官)、上柱国(正二品勋官)等荣誉官衔,南诏则在王都设立唐册南诏碑(今已不存,但《南诏德化碑》仍保留相关记载),明确奉唐正朔的政治立场;

军事层面:双方联合对抗吐蕃。例如742年,南诏配合唐军收复昆明(今四川盐源),切断吐蕃获取盐铁资源的通道;748年,阁罗凤(皮逻阁之子)率军进攻吐蕃控制的剑川(今云南剑川),俘获大量人口牲畜;

南诏崛起的天时、地利、人和文化层面:南诏派遣贵族子弟到成都学习汉文化,史载大历十四年(779年),(南诏)遣子弟入成都,肄业者什数,军府颇厌于廪给(《新唐书南蛮传》),这些学生带回了儒家经典、书法、音乐等,甚至南诏的官制六曹(兵曹、户曹等)也明显模仿唐朝的六部。

我曾在大理州博物馆见过一件唐代的南诏有字瓦,瓦当上刻着元和十年(815年)的字样,字体与同时期长安的碑刻如出一辙,这正是唐诏文化交融的实物见证。

(二)第二阶段(750-794年):天宝战争的创伤——矛盾激化与关系破裂

然而,蜜月期并未持续太久。随着唐朝边将的腐败和南诏实力的增强,双方关系在天宝年间(742-756年)急转直下。导火索是750年的张虔陀事件:

南诏崛起的天时、地利、人和唐朝云南太守张虔陀贪暴无度,不仅向南诏索要巨额财物,还侮辱阁罗凤的妻女,甚至向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