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初中古诗鉴赏冲刺卷.docxVIP

2025年初中古诗鉴赏冲刺卷.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25年初中古诗鉴赏冲刺卷

考试时间:______分钟总分:______分姓名:______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问题。

望岳(唐·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齐鲁青未了”描绘了泰山怎样的特点?

2.颔联“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3.结合诗歌后四句,分析诗人望岳时心境的变化以及抒发的情感。

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问题。

次北固山下(唐·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4.前四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其中“阔”和“悬”字用得精妙,请分别说说你的理解。

5.“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蕴含着怎样的哲理?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6.诗歌最后两句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是如何表现这种感情的?

三、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问题。

使至塞上(唐·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7.诗人开篇写“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8.颔联“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描绘了怎样的景象?请描绘这幅画面。

9.结合全诗,分析诗人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四、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问题。

题破山寺后禅院(唐·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10.诗歌的前两句描绘了怎样的清晨景象?

11.“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常被用来形容某些地方的环境,请结合诗句谈谈你的理解。

12.诗歌后四句是如何表现禅院宁静的氛围的?请分别说明。

五、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问题。

过故人庄(唐·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13.诗歌前四句描绘了乡村怎样的景色?

14.“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展现了农家的哪些生活场景?体现了主客之间怎样的情谊?

15.诗歌最后两句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这种情感是如何表达出来的?

六、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问题。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宋·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6.上片“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体现了词人怎样的心境?

17.“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描绘了词人怎样的情景?蕴含着词人怎样的情感?

18.词人由中秋望月,引发出对人生离别的思考,最后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情怀?

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问题。

《论语》节选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19.“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揭示了学习过程中怎样的关系?

20.“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体现了孔子怎样的学习态度和教学精神?

2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强调了什么?

八、综合性学习。

22.古诗文中蕴含着丰富的哲理和人生感悟。请选择下面诗句中你最喜欢的一句,结合自己的经历或感悟,写一段话,谈谈你对这句诗的理解和体会。(不少于50字)

(选项)

①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②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题西林壁》)

③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④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

试卷答案

一、

1.描绘了泰山高大雄伟、绵延不绝的特点。“齐鲁”指泰山所在的齐国境内,“青未了”指青色的山峦没有尽头,突显了泰山山的广阔和巍峨。

2.运用了对偶和夸张的修辞手法。“造化钟神秀”对“阴阳割昏晓”,结构对仗工整。“钟”字将天地间的精华都汇聚在泰山,夸张地写出了泰山神奇秀美的景象。“阴阳割昏晓”则夸张地写出了泰山高耸,将山南山北分割成明暗不同的两个世界,突显了泰山的高大和巍峨。

3.诗人望岳时,由远观到近看,心胸为泰山之雄伟所震撼(“荡胸生曾云”),目光专注,渴望看清飞鸟归巢(“决眦入归鸟”),表现了诗人被泰山壮丽景象所吸引,心情激动。最后“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

文档评论(0)

tianlong44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