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届湖南省长沙市新世纪高级中学高复部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docxVIP

2026届湖南省长沙市新世纪高级中学高复部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长沙市新世纪高级中学高复部第一学期月考

历史试卷

考试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据考古发现,中国一些古人类遗址在新石器时代早期,无论男性还是女性,他们的陪葬品都是农具;而在新石器时代晚期,男性的陪葬品依然是石锄、石镰等农具,女性的陪葬品则多为陶制的纺轮。这种变化说明()

A.生产发展影响劳动分工B.阶级分化日益明显

C.文明之初性别分工形成D.集体劳作正在瓦解

2.在河南郑州和偃师的商朝都城遗址,都发现了大规模的城墙,城内发现了宫殿建筑基址、军事防卫设施和祭祀场所,而生产活动的痕迹则非常少见。这说明商朝时

A.原始的农耕活动尚未形成B.都城屡迁主要是在逃避战争

C.不同都城间存在分工合作D.城市主要功能是军事和政治

3.《左传》记载:公元前605年郑国大夫子公参加国君的宴会,正值食用罕见的鼋(大甲鱼,楚人奉献)汤,郑灵公赐大夫食用,独“子公而弗与也”“子公怒,染指于鼎,尝之而出。公怒,欲杀子公”。当年夏天,子公“弑灵公”。在上述事件中()

A.楚国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B.记载者冲破了传统价值观念

C.传统宗法制度失去了功能D.君臣都存在一定的失礼行为

4.春秋战国时期,孟子谓天下当“定于一”,墨子主张“天下之百姓皆上同于天子”,管仲提出“衡石一称,斗斛一量”“书同名、车同轨”的主张。诸子提出以上思想的目的在于()

A.推动旧的贵族等级体系进一步瓦解B.创立新的学派以指导各国实行变法

C.希望自家主张成为统一天下的思想D.为后世中华传统文化提供源头活水

5.“县官”一词源于《礼记·王制》天子居县内(王畿)、官天下的王制理论。睡虎地秦简和里耶秦简中记载:秦国国君及其家室称为“公室”“王室”,秦始皇下令将“公室”“王室”的称号改为“县官”。秦始皇此举旨在()

A.继承先秦时期的天下观B.彰显国家一统的丰功伟绩

C.恢复对王畿地区的统治D.加强对地方基层官员管理

6.公元前214年,秦朝开凿了沟通湘江水系和漓江水系的灵渠。这条人工运河,虽经历代修缮利用,但“皆循其故道,因时而损益之,终不能独出新意,易其开辟之成规”。这说明灵渠()

A.凝聚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B.保障了秦朝的长治久安

C.确立了中央对云贵地区管辖D.推动了岭南的经济发展

7.汉初相继为相者都是追随刘邦的开国元勋,到了惠帝(高祖之子)时,所任丞相曹参、王陵、陈平既是勋旧又是皇帝的长辈。每遇大议,皇帝甚至亲自到相府议政。这一现象说明,汉初()

A.中央决策和行政体系趋于完备B.君主至尊局面改变

C.丞相掌握中央行政中枢的权力D.臣僚弄权现象凸显

8.汉武帝时期的朝廷群臣中,儒家、黄老、法家等各色人等,应有尽有;与之不同的是,对诸侯国官员的选用则重用儒生,众多儒生如董仲舒、夏侯胜等被选派担任诸侯国的相、中尉、内史等要职。这一不同旨在()

A.完善地方治理体系提高效能B.建构儒学为主流的价值体系

C.平衡各方势力维护政权稳定D.强化皇权为核心的政治秩序

9.《三国志》记载,孙权封儿子孙奋为齐王,居武昌;孙休为琅琊王,居虎林(今安徽省),而齐与琅琊均位于曹魏政权境内。孙权该举措的主要意图是()

A.瓦解分化曹魏政权B.阐明政权的合法性C.表明统一南北的意志D.制造统一全国的舆论

10.下表为不同史籍关于三国时期诸葛亮与司马懿卤城之战的历史叙述。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记述

出处

亮使魏延、高翔、吴班赴拒,大破之,获甲首三千级,玄铠五千领,角弩三千一百张,宣王(司马懿)还保营。

《汉晋春秋》

亮屯卤城,据南北二山,断水为重围。帝攻拔其围,亮宵遁。追击,破之,俘斩万计。

《晋书》

辛巳,懿乃使张郃攻无当监何平于南围,自案中道向亮。亮使魏延、高翔、吴班逆战,魏兵大败,汉人获甲首三干,懿还保营。

《资治通鉴》

A.诸葛亮技高一筹击败司马懿B.蜀军魏军互有胜负最终魏军取胜

C.司马懿老谋深算且击败蜀军D.诸葛亮与司马懿进行了正面作战

11.祝总斌在《试论魏晋南北朝的门阀制度》中谈道,中古门阀制度,整个看来,最主要特征在于按门第高下选拔与任用官吏。至于士族免徭役、婚姻论门第,“士庶之际,实自天隔”等特征,都是由前者逐渐派生的。据此可知()

A.政治地位决定了士庶的差别B.士族因免徭役而经济实力强大

C.婚姻关系固化了当时的阶级D.门阀政治是当时政治的主流

12.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上读书无用论甚嚣尘上,故重武轻文的现象相当严重。一些人还以卫青、霍去病为榜样,认为他们虽然不读书,却能成为公辅,故“男儿当横行天下,自取富贵,谁能端坐读书,作老博士也”,这反映出当时()

A.门阀政治影响社会阶层流动B.唯才是举成为社会共识

C.佛道两家发展为时代主旋律D.社会动荡激发爱国情怀

13.唐太宗认为:“君依于国,国依于民。刻民以奉君,犹割

文档评论(0)

yhm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个人会员请填写与您文档内容相关的关键词作为昵称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